马啼关
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江油县:马啼关“在县西(东)二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龙安府二》:马蹄关“在江油县东南十里。窦子明遇仙之处”。
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江油县:马啼关“在县西(东)二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龙安府二》:马蹄关“在江油县东南十里。窦子明遇仙之处”。
西汉置,属渔阳郡。治所在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北三十里呼奴山麓。《后汉书·张堪传》: “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。” 又 《邓训传》: “诏训将黎阳营兵屯狐奴。” 皆此。三国魏景初二年 (238) 废。西晋复置
在今山西壶关县东南二十三里。《魏书·世祖记》:北魏太平真君九年(448),“诏于壶关东北大王山累石为三封,又斩其北凤凰山南足以断之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山西省壶关县东南。北魏太平真君中,望气者言上党壶
北宋置,属安岳县。在今四川安岳县北四十里。
在今四川新都县南十里毗河上,为通成都之要道。《晋书·李特载记》: 太安初,李特攻成都,“使李骧与李攀、任回、李恭屯军毗桥,以备罗尚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咸通十一年 (870),南诏攻成都,“王昼以兴元
在今四川丹巴县东北中路乡中路村。清康熙四十年 (1701) 置鲁密卓笼土百户。
清内蒙古昭乌达盟八部之一。明后期,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后裔、敖汉部首领岱青杜稜之弟额森伟征始号所部曰奈曼,隶察哈尔汗。天聪元年(1627) 其子衮楚克率众归附后金,崇德元年 (1636)编为一旗,牧地
清乾隆二十七年 (1762) 于循化营城置,属兰州府。治所在积石镇 (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)。五十七年 (1792) 划归西宁府。1913年改为循化县。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以循化城改置,治今
东汉改富城县置,属东平国。治所在今山东肥城市南。三国魏复为富城县。
古称夹石山。在今安徽省桐城县北,与舒城交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桐城县:北硖山在“县北六十里。有两岸相夹如关”。山南有北硖关。
唐大历元年 (766) 改北野县置,属歙州。治所即今安徽绩溪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28绩溪县: “此县北有乳溪与徽溪,相去一里,并流离而复合,有如绩焉,因以为名。” 北宋宣和三年 (1121) 属徽州。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