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马颊河

马颊河

①《禹贡》九河之一。《尔雅·释水》郭璞注以为“河势上广下狭,状如马颊”,故名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4高唐州载:“亦名旧黄河。 自直隶开州(今河南濮阳),流经朝城县及莘县、堂邑、观城、清平县界, 又历夏津县,南至州境。东北径恩县、平原、陵县、商河、乐陵入海。”故道久堙。

②为济水支津。在今山东东平县西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济水又北分为二水,其支津西北出,谓之马颊水者也。”又说:“济水又北径鱼山东,左合马颊水。水首受济,西北流,历安民山北……马颊水又径桃城东,马颊水又东北流径鱼山南,……其水又东注于济,谓之马颊口也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三年(896),“朱全忠遣庞师古将兵伐郓州,败郓兵于马颊”,即此。

③又称新河。唐久视元年(700)为分泄黄河洪水所开。是唐代黄河下游的一个分支。故道自今山东平原县西南分河水东流,经陵县南、商河县北,历阳信、沾化县北,东流入海。宋初已淤废。

④即今河北大名县东南马颊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元城县:“马颊河在县东五十里。旧自开州流经此,阔约百步,今虽枯竭,故道犹存,淫雨泛溢,辄害禾稼,下流入山东朝城(治今莘县西南)等县境。”


(1)古水名。唐代黄河下游的一个分支。周久视元年(700年)为分泄黄河洪水所开。又称“新河”。故道自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分河水东流,经陵县南、商河县北、阳信县、沾化县北,东入于海。分洪流畅,唐李峤《咏河》诗有“桃花来马颊,竹箭入龙宫”之句。因在唐大河之北,后世称唐大河北支。宋初已淤废。(2)今水名。干流在山东省西北部。唐时为了分泄黄河洪水,开挖此河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“河势上广下狭,状如马颊也。”源于河南省濮阳市,与徒骇河平行东北流,经清丰、南乐县及河北省大名县入山东省境,东北流至元棣县下泊头东北入渤海。长440千米,流域面积1.46万平方千米。主要支流有德王河、朱家河、裕民河、唐公河等。此河有排涝、防洪、灌溉之利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范蠡城

    又名斗城。故址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无锡县 “阖闾城” 条引 《舆地志》:“历山西北有范蠡城,蠡伐吴时筑。”

  • 海棠关

    明置,属越嶲卫。在今四川甘洛县西北海棠镇。

  • 赤南县

    1933年9月川陕革命根据地改镇西县置,治平落坝(今陕西镇巴县南赤南乡)。同年12月改名陕南县。(1)鄂豫皖苏区设。1929年由河南省商城县南部析置。1932年撤销。(2)川陕苏区设。1933年9月由

  • 安宁河

    ①即今云南富民县东螳螂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富民县:安宁河“在县西南(按,应为县东)。《志》云,河出安宁州入县界,又经罗次县,为沙摩溪。至禄丰县,为大溪。至易门县,为九渡河,流入元江府界”。②古名孙

  • 五斗港

    又名桃花港。在今江苏武进县东北三十里。《宋史·河渠七》:南宋淳熙九年(1182),知常州章冲奏:“常州东北曰深港、利港、黄田港、夏港、五斗港……皆古人开导以为溉田,无穷之利也。”

  • 崇龛镇

    北宋乾德五年 (967) 废崇龛县置,属安居县。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瓦子堡。民国 《潼南县志》 卷2: 崇龛镇在 “县西南六十里。一名漏孔场”。在重庆市潼南县西部。面积87平方千米。人口4.9万。

  • 弇中

    峡谷名。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南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五年 (前548),崔杼弑齐庄公,近臣闾丘婴、申鲜虞亡走,“驾而行,出弇中”,遂驰入鲁国。又哀公十四年 (前481),子我 “攻宫闱与大门,皆不胜

  • 大城关

    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麻城县:大城关在“县北九十里,接河南罗山县界。宋开庆初,蒙古忽必烈入大城关,宋戍军皆溃,即此”。

  • 北京

    ①十六国夏昌武元年(418),赫连勃勃于长安置南台,以统万城为北京。在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。②北魏孝文帝自平城迁都洛阳后,以旧都平城为北京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。③唐天宝元年(742)改北都为北京。在今

  • 得民堡

    在今贵州三穗县西南德明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镇远府邛水司 “荡洞堡” 条下: “又司东南有得民等堡,为戍守要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