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高都镇

高都镇

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百二十里。明置高都巡司。


(1)古镇名。即今湖南省桃源县西南高都。明时置巡检司于此。(2)今镇名。(1)在山西省泽州县东北部。面积119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都,人口3540。因汉为高都县治所,故名。隋改高都县为丹川县,唐初徙废。1949年属晋城县第九区。1953年析置泊村等四乡,1956年并设高都乡。1958年改红色公社,1962年改高都公社,1984年改镇。2001年大兴乡并入。地处巴公河下游与任庄水库南部汇合平台处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有煤矿及陶瓷、制针等厂。太焦铁路、207国道经此,公路通晋城、高平等地。古迹有东岳庙和高都古城文化遗址。(2)在山东省蒙阴县西北部。面积90.2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都,人口3000。镇境1948—1951年属高都区。1951年后属第六区、高都区,1957年撤区并乡后为高都乡,1958年属常路公社。1962年建高都公社,1963年改称高都区。1971年为高都公社,1985年置高都乡,1994年改置镇。高都河流经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、甘薯,盛产苹果。有小煤矿及塑料编织、砖瓦等厂和建筑公司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剧阳县

    西汉置,属雁门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应县东北二十里。西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应县东北,属雁门郡。王莽时改善阳县。东汉复改剧阳县。西晋废。

  • 启安坪

    在今湖南安化县东南一百里洢水东岸。初名洢东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)于此置安化县,建启宁寺,村因寺名,称为启宁坪。清道光时寺改名启安寺,村遂改称启安坪。

  • 大溪滩

    即今浙江江山市东北大溪滩。《清史稿·耿精忠传》:康熙十五年(1676),耿精忠将马九玉以万人营于大溪滩,“杰书与赉塔、之芳督兵击九玉,战于大溪滩”,即此。在今浙江省江山市东北。清康熙十四年(1675年

  • 隘口岭

    在今安徽太湖县西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太湖县: 隘口岭 “在县西北二百里,接英山县界”。古为通往湖北的隘口。

  • 六泉

    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9襄武县:“六泉水在县东北原上。泉源有六,因以为名。”《晋书·乞伏国仁载记》:东晋太元十二年(387),“国仁率骑三万袭鲜卑大人密贵、裕苟、提伦等三部于六泉”。即

  • 热水河

    古名温水。又名热水池。在今四川西昌市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3四川行都司: 热水池 “在都司北七十里。四时常热,流入溪河,合泸水,接金沙江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宁远府一》: 热水 “源出热水塘,西流入安宁河”

  • 野猪河

    在今江西万载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袁州府万载县: 野猪河 “在县西三十里。源出金钟湖,北流过鱼鳞滩为深潭,会竹洞水而合龙河。其水迂回旋绕,奔腾峻急,舟行者患之”。

  • 綦江长官司

    即南平綦江等处长官司。治所即今四川綦江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綦江县: “元綦江长官司,属播州。明玉珍改为县。”

  • 三河场

    即今四川新都县西南十五里三河镇。清同治《成都县志》卷1:三河场“距城三十里”。为成都北通新都要冲。

  •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

    在今山西五台县东松岩口村。1938年6月,白求恩同志来到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所在地后,为了改进战伤救治工作,于9月15日利用松岩口的龙王庙旧址建立外科室, 内设手术室、医务室、消毒室、洗涤室、病房, 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