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鲁甸县

鲁甸县

1913年改鲁甸厅置,后属云南滇中道。治所即今云南鲁甸县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


在云南省东北部,东南与贵州省威宁县接壤。属昭通市。面积1519平方千米。人口37.4万。辖1镇、13乡(含2回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文屏镇。彝语鲁为“彝族”,甸为“平坝”,意即“彝族居住的平坝”。唐名鲁望,属曲州。南诏时为阿竿路部,属拓东节度。元属乌蒙路。明属乌蒙府。清雍正九年(1731年)置鲁甸厅,治今文屏镇,属昭通府。1913年改为鲁甸县,属滇中道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0年属昭通专区。1960年并入昭通县,1963年析出复置。1970年属昭通地区,2001年属昭通市。地处滇东北中山山原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马铃薯、稻、小麦、豆类、甘薯为主,并产花生、核桃、板栗、油桐、甘蔗、烤烟、苹果、花椒等。为省烤烟、蜡虫、油桐、核桃主产县,苹果出口基地县。特产“桃源牛干巴”、“妥乐香糯”、“龙头山辣椒”、“细木黄果”、“小寨黄梨”。工业有农机、水电、水泥、印刷、食品、烤烟、榨油等。昆水、大巧公路在县境东部成T形分布。古迹有拖姑清真寺、乐马厂古银矿遗址、野石马厂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、乐马文昌宫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津镇

    即今湖北郧西县西上津镇。1947年当地解放后设上关县于此。在湖北省郧西县北部。面积352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上津,人口2870。为金钱河上游主要渡口,故名。为鄂陕边境古镇,南朝梁为上洛

  • 江口堡

    ①明嘉靖中置,属绥宁县。即今湖南绥宁县南三十九里黄桑坪苗族乡。②即今广东始兴县西江口。明隆庆六年(1572)黄塘驿迁此。明初置,在今广东省始兴县西江口。

  • 忻州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置,治所在秀容县(今山西忻州市)。《元和志》卷14:“因州界忻川口为名。”大业二年(606)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忻州,辖境相当今山西忻州市及定襄县地。天宝元年(742)改

  • 临湍县

    西魏改新城县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六十六里南古县村。隋开皇初复改为新城县。唐天宝元年 (742) 又改临湍县,属南阳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属邓州。五代汉乾祐元年 (948) 改为临濑

  • 礼舍镇

   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礼社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无锡县图:西北有礼舍(镇)。

  • 围道山

    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北四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安肃县:围道山“四面高爽,中央为大谷,豁然平旷,道路围绕其内,故名”。

  • 独登山

    在今甘肃玉门市赤金镇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40玉门县: 独登山 “在县北十里。其山出盐,鲜白甘美,有异常盐,取充贡献”。

  • 万庚县

    北宋乾德三年(965)置,属江陵府。治所在今湖北石首市境。寻废。

  • 仙游潭

    在今陕西周至县南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8盩厔县:仙游潭“在县南三十里。阔二丈。其水黑色。相传号五龙潭,每岁降中使投金龙”。民国《盩厔县志》卷1:“潭上有石壁峭绝,相传宋苏轼、章惇同游,惇履险以漆墨书名

  • 安平山

    在今辽宁辽阳市东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定辽中卫:“又东南有安平山,山有铁场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:安平山在“司东北百里。俗名平矿山,一名天成山。上有铁场,置百户所戍守,属沈阳中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