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鸡头山

鸡头山

①即鸡公山。在今河南信阳县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宋安郡乐宁县“有鸡头山”。

②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宋安郡乐宁县有鸡头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32应山县:鸡头山“在县东北九十里。有二山远相向,如鸡头欲斗之状”。

③一名偏角山。在今湖北荆门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荆门州“内方山”条下:“鸡头山在州北六十里。最高。谚云:鸡头、马仰,去天一丈。鸡头相接者曰大明山, 皆有泉石之胜。或以鸡头山为即《括地志》所云之章山也。”

④俗名小武当山。在今陕西户县东南三十一里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一》 引《十六国春秋》:“秦苻生欲西上陇山,士卒散尽,遂入鸡头山。”即此。

⑤在今甘肃西和县西北,接礼县界。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建武八年(32)春,“来歙从山道袭得略阳城。嚣出不意,惧更有大兵,乃使王元拒陇坻,行巡守番须口,王孟塞鸡头道”。即此。

⑥在今甘肃成县西南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2上禄县:鸡头山“在县东北二十里。后汉将来歙从山道袭得略阳,隗嚣出其不意,使将王孟将兵塞鸡头道,即此也”。清光绪《甘肃新通志》卷7:鸡头山“状如鸡头,中有龙洞”。

⑦即崆峒山。今宁夏南部、甘肃东南之六盘山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二十七年,始皇巡陇西、北地,出鸡头山,过回中。”即此。


(1)古山名。又称笄头山、牵屯山、簿洛山。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六盘山。秦始皇二十七年(前220年)出巡陇西、北地,出鸡头山,即此。(2)今山名。又称鸡峰。在甘肃省成县县城西南。主峰曰嵋峈,意为“与峨眉山地脉相近”。周围群山环绕,逶迤起伏。自山底到灵官峡,建筑密集,庙宇鳞次栉比。一条林间小径通往龙洞,洞深达数千米,内塑神像甚多,中间一股清泉,传为“神水”,洞口刻有“桃源仙境”四个楷书大字。上为普贤殿。据现存清康熙十八年(1679年)《重修普贤殿碑记》记载,山上佛阁道观“创自唐,踵于宋,及明为最盛”,历代屡圮屡兴,至今仍飞栋凌虚,檐牙高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梁山

    即博望山。在今安徽芜湖市北长江滨。与对岸和县西梁山相对,合称东、西梁山。又称博望山、望夫山。在安徽省当涂县城西南、长江南岸。海拔84米。与对岸和县西梁山合称天门山。山势陡峻,东南坡较缓。历为江防要地,

  • 述圣纪碑

    在今陕西乾县北,唐乾陵正南御道西侧。通高6.91米。连同顶盖及底座,合为七节,所以又称七节碑。碑文为武则天撰,唐中宗李显书,约八千字。文字已浸蚀风化。

  • 七里沟

    ①即七里港。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作“七里沟”。②在今江苏徐州市西北(或曰在九里山南)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二年(781),“(信都)崇庆、(王)温攻彭城,二旬不能下,请益兵于(李

  • 冶父

   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城)东北。《左传》:桓公十三年(前699)“莫敖缢于荒谷,群帅囚于冶父,以听刑”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江陵县津乡刘昭注引《荆州记》曰:“县东三里余有三湖,湖东有水名苌(按

  • 索伦河

   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托罗穆河,注入鄂霍次克海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23:索伦河 “在阿拉河西北三百余里。自西来,东流入海。康熙中与俄罗斯分界于此,为三姓所属极东北际海之地”。

  • 宁都县

    ①西晋太康元年(280)以阳都县改名,属南康郡。治所在今江西宁都县北禾尚坪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虔化县,属虔州。移治雪坪(即今宁都县)。大业初属南康郡。唐属虔州。南宋绍兴二十三年(1153)复为

  • 小锦屏山

    在今四川苍溪县南一里,嘉陵江岸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5阆州:小锦屏“在苍溪县治之对,仿佛类锦屏,故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苍溪县:小锦屏山“在县治南。临江高峙,奇秀与阆中之锦屏山相似,因名”。又称少屏山

  • 新安山

    在今安徽祁门县西一百里新安乡境。宋淳熙 《新安志》 卷4祁门县 《山阜》: 新安山 “在县西九十里。高四十仞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祁门县: “西有新安山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28祁门县: 新安山在 “

  • 孝堂山

    即古巫山。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五十里孝里铺东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今巫山之上有石室,世谓之孝子堂。”《寰宇记》卷13郓州平阴县:“巫山一名孝堂山。《左传》云: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,即此山。山上有石室,俗传

  • 侯家集

    ①即今山东文登市南侯家镇。清光绪《文登县志》 卷3 《坊市》: “城南四十里曰侯家集。”②即今河南镇平县二十二里侯集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 卷11: 同治四年 (1865) 八月,张曜率军 “追抵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