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鹿浑谷

鹿浑谷

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东麓支脉。《魏书·蠕蠕传》: 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(443),世祖远征蠕蠕,“车驾至鹿浑谷,与贼将遇,吴提遁走,追至頞根河,击破之”。《北史》 谓 “鹿浑海之谷”。


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沃勃吉特东南鄂尔浑河之东。北魏太平真君四年(443年),拓跋焘击柔然至鹿浑谷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时鲁地。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定公十四年(前496),“孔子遂行,宿乎屯”。《集解》:“屯在鲁之南也。”今曲阜市东南有屯里,应即春秋之屯。

  • 鸿固原

    亦名少陵原、杜陵原。即今陕西长安县东南潏、灞两河间之高地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1:少陵原 “在 (长安) 县南四十里,南接终南,北至浐水,西屈曲六十里入长安县界,即汉鸿固原也。宣帝许后葬于此,俗号

  • 木陵关

    一作穆陵关。在今河南新县南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黄水“东北流,木陵关水注之,水导源木陵山”。《梁书·夏侯夔传》:普通八年(527),夔奉敕“出义阳道,攻平静、穆陵、阴山三关”。《新唐书·地理地》 麻城县

  • 中山国

    ①春秋狄人所建。又称鲜虞国。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北。战国初期建都于顾(今河北定州市)。公元前406年为魏所灭。寻又复国,迁都灵寿(今灵寿县西北)。公元前323年与韩、燕、宋同时称王。公元前296年为赵

  • 东高山

    又名登山、东门山。在今湖北咸宁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一》:东高山“在咸宁县东 一里。为邑之镇”。

  • 泺口镇

    即今山东济南市东北二十里洛口。为泺水入古济水 (此段古济水即今黄河) 之口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泺水 “北流注于济,谓之泺口”。筑堰以分其流,故亦名堰头镇。又曰下泺镇。明置堰头镇巡司。

  • 寿峰寺

    在今河北丰润县城南十余里车轴山峰顶。始建于辽重熙元年(1032)。《清一统志·遵化州》:寿峰寺“在丰润县南车轴山。有无量(梁)阁一、塔二,宋崇禧(按,应为辽重熙)间建”。

  • 狄平县

    唐武德元年(618)置,属静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旺苍县东北普济镇大营坝。次年改为地平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四川省旺苍县东北。属集州。次年改为地平县。

  • 平宁陂

    在今贵州施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镇远府镇远县:平宁陂在“府西六十三里。居民引水溉田,四时不竭”。

  • 油榨关

    明洪武二十二年 (1389) 建,在今贵州镇远县西五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镇远府: “又西有油榨关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镇远府》 引 《府志》: 油榨关“在府西二仙峰。崖壁险固,控扼所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