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源山
在今江西修水县西八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6洪州分宁县: 鹿源山 “与瀑布水相去一里。源上有九峰,高耸峭直,宛转回顾,势若相揖。古老相传,昔有仙人尝乘白鹿出入其间,故以为名”。
在今江西修水县西八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6洪州分宁县: 鹿源山 “与瀑布水相去一里。源上有九峰,高耸峭直,宛转回顾,势若相揖。古老相传,昔有仙人尝乘白鹿出入其间,故以为名”。
即隆城山。在今四川仪陇县城内北隅。唐杜佑 《通典》 卷175仪陇县: “今县城在崇城山上,凭险为理,即梁崇城郡城也。”
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西北东兴镇。清设协领驻此。民国《呼兰府志》卷1:光绪二十六年(1900),“俄兵入犯,官民房舍焚毁无遗”。1928年于此设东兴设治局。1933年伪满改置东兴县。1949年并入木兰县。
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五十里尼山之西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 “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。”即此。在山东省泗水县东南,西连回峪山,北隔沂水与尼山对峙。东南—西北走向。主峰海拔401米。
元置,属顺元路军民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息烽县西九庄镇。明洪武五年(1372) 改置青山长官司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息烽县西九庄。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为青山长官司。
即今江西修水县东南湘竹。明嘉靖 《宁州志》 卷8: “湘竹铺在安乡十三都。” 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: 义宁州东南有湘竹坪。
北宋置,属宛丘县。即今河南淮阳县东南三十六里冯唐乡。
亦作弊、邲。西周邑,春秋为郑地。在今河南郑州市东。《史记·郑世家》: “东徙其民雒东,而虢、郐果献十邑。” 虞翻曰: “十邑谓虢、郐、鄢、蔽、 补、 丹、 依、 㽥、 历、 莘也。”古邑
①在今湖南绥宁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绥宁县:西门河“在县(今寨市镇)西关外。其上源汇诸山溪之水, 自西南而东北出,达于会同县之洪江。一名小洪”。②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。即㵲阳河上源。《
亦作利济驿、利济店。在今四川越西县东北保安藏族乡境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34越嶲卫:梅子堡“二十里为利济驿,十五里为青冈关”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万历中,邛部长官司“土目阿堆等拥沙氏,焚利济站庐舍
一名纥千山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,与阳高县接界。《元和志》卷14云中县:“纥真山,在县东三十里。虏语纥真,汉言三十里。其山夏积雪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