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鹿门山

鹿门山

又名苏岭山。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一》 引 《襄阳记》: “鹿门山,旧名苏岭山。建武中,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,刻二石鹿夹神道口,俗因谓之鹿门庙,遂以庙名山也。” 《新唐书·孟浩然传》: 浩然 “隐鹿门山”,并作有 《夜归鹿门歌》 诗。


在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区东南20千米处。北临汉水,南接霸王山。南宋咸淳五年(1269年),蒙古将阿朮围樊城,军于鹿门,即此。东汉建武年间建苏玲山神祠于山上,门前刻二石鹿,人称鹿门庙,故山随庙名。西晋改称万寿寺,唐仍名鹿门。宋最兴盛,有佛殿、僧寮、斋堂、方丈约五百多间。汉末庞德公,唐代孟浩然、皮日休等皆曾在此隐居。孟浩然有《夜归鹿门歌》诗。明以前建有庞公祠,供庞德公像,明嘉靖四年(1525年)又建祠,并祀庞、孟、皮,人称“三高祠”。明末被毁,现存祠宇,系晚清建筑,近年复建鹿门寺大殿、佛堂、山门、廊庑、牌坊和庞居洞、孟浩然亭等建筑。寺右有灵溢泉,悬空倾泻,状如珠帘,形若瀑雨,其下甃石为池,曰瀑雨池。泉水汇注池中,屈曲流经寺前,由石雕龙头口中喷出,终年不竭。寺内尚存有宋刻塔记和明、清石碑等,记载着鹿门寺高僧事迹及兴废始末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漷州

    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改漷阴县置,属大都路。治所在今天津市武清县北河西务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武清、香河二县地。至正年间还漷阴县旧治 (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四十里漷县镇)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 降为

  • 鄂克什安抚司

    亦名沃日土司。清乾隆十五年(1750) 改沃日土司置,后属懋功屯务厅。治所即今四川小金县东沃日河南岸沃日乡 (官寨)。宣统三年(1911) 改流。民国 《懋功县志》: “距县四十五有官寨,即鄂克什土司

  • 洛溪县

    唐置,属羁縻思峨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北。后废。

  • 铅矿坪

   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。清光绪 《泸州九姓乡志》 卷1: 铅矿坪 “在九姓西南三十里。相传山出白鼠黑铅矿。乾隆八年、十一、十五等年开棌,俱无效。厂员孙国球、刘承高等,先后详请封闭”。

  • 赀谷

    在今河南卢氏县南山之中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 (450) 伐魏,后军外兵参军庞季明 “乃自赀谷入卢氏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卢氏县南山之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(450年)伐魏,

  • 姑复 (復) 县

    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 置,属越巂郡。治所在今云南永胜县境。三国蜀建兴三年(225) 属云南郡。南朝宋改东古复。

  • 小沈水

    在今辽宁沈阳市南部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沈阳中卫:小沈水在“东自浑河分流,至城东折流而南,傍城西流,复入浑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沈阳中卫:小沈水在“卫西南四十里。东流入于浑河,亦谓之活水”。“四十”之“

  • 塘珑河

    亦作塘隆。在今广西南丹县南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河池州图: 西北有塘龙墟。民国陈正祥 《广西地理》: 砂锡矿分布于 “车河乡的元马河,以及平冲和塘隆间的河谷地带”。

  • 谷积山

    ①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五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谷积山“峰峦突起,如谷堆积然。下有三石洞,总名三学, 中可容数十人”。②在今河南宝丰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汝州》:谷积山“在鲁山县西北九十里。养、滶二

  • 永丰墟

    即今江西兴国县西南三十里永丰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9:兴国县西南有永丰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