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黄金镇

黄金镇

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赣州府赣县: “南有长洛巡检司,后迁县西黄金镇。”


(1)古镇名。在今江西省赣州市西。明时置巡检司、税课局于此。(2)今镇名。(1)在广东省丰顺县中部偏东北、韩江支流产溪下游。面积15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金圩,人口2800。旧称黄麖埔,后因上游冲坑山所产矿产在此转运,取谐音改称黄金。1949年属丰顺县六区。1951年分出大龙华、潘田两区。1958年设黄金乡,后建公社。1978年析出广洋公社。1984年并广洋改设黄金区,1987年建镇。属低山丘陵区。主产稻,并产甘蔗、木薯、花生、烤烟、生姜及香橙,是紫胶越冬保种基地之一。黄金竹有名,竹制工艺品供出口。有公路接丰柏公路。为县革命老区之一,金山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。(2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北部、武阳江沿岸。面积164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,16%仫佬族,45%壮族。镇人民政府驻黄金街,人口1550。相传古代曾发现金矿,故名。1951年为黄金区,1958年改公社,1962年改区,1968年复公社,1984年改乡,1993年置镇。产稻、甘蔗、油茶、茶叶、生姜等。为自治区商品粮基地之一。有水泥、化工、农具等厂和锡矿。为县东北部大集市,公路通东门、四堡等地。(3)在重庆市忠县中北部。面积58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金场,人口4455。1931年置黄金乡,以境内黄金河得名。1935年为黄金联保。1937年并入㽏井乡。1941年复置黄金乡。1953年分成黄金、黄土、大岭、绍溪四乡。1956年复并为黄金乡。1958年属东风公社,1959年析置黄金公社。1962年析出部分建绍溪公社,1984年复乡。1992年绍溪、黄金两乡并建黄金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及蚕茧。盛产油桐、茶叶。为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有水泥、建材、食品加工等厂。合巴、广彭公路经此。(4)在四川省南部县中部。面积20.1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金,人口1020。因盐业发达,生活富裕,得名黄金。1950年设黄金乡,1958年改公社。1980年更名黄垭公社,1984年改乡。1992年置黄金镇,寒坡、肖家、水音三乡并入。1994年寒坡、肖家二乡划出。盛产棉花、蚕茧、油菜籽。有缫丝、酿酒、农机、榨油、轧花等厂。通公路。(5)在四川省宣汉县东北部。面积112.6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金场,人口9000。镇以驻地名。1949年为黄金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2000年建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薯类、豆类、高粱、油菜籽、魔芋、烟叶、青麻、药材。有农副产品加工、采煤等企业。双白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淮陵郡

    西晋元康七年 (297) 分临淮郡置,属徐州。治所在淮陵县 (今安徽明光市东北)。永嘉后废。

  • 洪泽浦

    即今江苏西部洪泽湖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1盱眙县: 洪泽浦在 “县北三十里。旧有破釜塘。邓艾立白水塘,与破釜相连,开水门八以溉田。其后炀帝幸江都,道经此,久旱遇雨,因改今名”。

  • 符县

    西汉元鼎二年 (前115) 置,属犍为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。东汉改为符节县。建安中属江阳郡。西晋复改符县。永嘉以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元鼎二年(前115年)置,治今四川省合江县。属犍为郡。东汉时改符节县

  • 木兰塞

    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北隅,汉水北岸。岸南即为三国魏伎陵城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汉水又东径木兰塞南,右岸有城,名伎陵城,周回数里,左岸垒石数十行,重垒数十里,中谓是处为木兰塞,云:吴朝遣军救孟达于此。”塞,

  • 武遂津

    西晋、北魏时期易水 (今河北徐水县西北之瀑河) 流径武遂一段之俗称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咸康六年 (340),前燕慕容皝率军袭击后赵石虎,“燕兵进破武遂津,入高阳,所至焚掠积聚,略三万余家而去”。遂,

  • 混夷

    即绲戎。在今甘肃陇山以西。《诗经·大雅 ·绵》: “混夷駾矣。”

  • 火井槽

    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六十里火井镇。明初置火井坝巡司于此,后移于今市南二十五里。清康熙中裁,雍正六年(1728)复置。后移于今火井镇,名火井槽巡司。民国设县佐。

  • 建宁县

    ①三国吴置,属长沙郡。治所即今湖南株洲市。西晋泰始中移治今株洲县南淦田镇西南。隋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南云州。贞观元年(627) 废。②南朝宋大明八年 (464) 改建宁郡置,属西阳郡。

  • 古城屯

    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三十五里古城子。明《辽东志》卷3海州:东胜堡“堡南古城屯可按伏”。即此。

  • 神福港市

    即今湖南醴陵市西三十二里渌水南岸神福港乡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醴陵县图: 县西有神福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