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松林山
在今甘肃古浪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一》: 黑松林山 “在古浪县东四十五里。上多松”。
在今甘肃古浪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一》: 黑松林山 “在古浪县东四十五里。上多松”。
即今山西大同市西南口泉镇。京绥铁路(今京包路)有支线通此。
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北六里省溪司。明洪武初改为省溪长官司。元置,治所在今贵州省江口县北。明洪武初改为省溪长官司。
又名赤水。亦名大赤水。源出陕西渭南市东南箭谷山下,北流注渭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竹山“竹水出焉,北流注于渭”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竹水“南出竹山,北径媚加谷,历广乡原东,俗谓之大赤水,北流注于渭”。《寰
清光绪五年 (1879) 平定阿古柏之后置,为帕米尔八卡之一。在帕米尔北部朗库里湖西北。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8: 光绪十七年 (1891),“俄塔什干督巡边前队径越中属黑孜吉牙克等卡,实属违约,妄行
金大定十一年 (1171) 置,为保德军治。治所即今山西保德县。二十二年 (1182) 为保德州治。蒙古宪宗七年 (1257) 废入保德州。明洪武七年(1374) 又降保德州为县,九年 (1376)
1920年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海拉尔市。1940年伪满改设海拉尔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置,治海拉尔城(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)。1941年改设海拉尔市。1945年当地解放,仍名海拉尔市。
在今福建厦门市西北海沧镇北青礁村。南宋绍兴年间颜师鲁始建,祀北宋著名民间医生吴夲。南宋乾道间,丞相梁克家奏请赐名慈济庙,旋改慈济宫。又名青礁慈济宫。清初迁界时圮废,康熙中重建。光绪二十二年 (1896
十六国后赵建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北城太武殿旁。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》: 石遵僭位后,“太武、晖华殿灾,诸门观阁荡然”。
①在今山西汾阳县南二十里虞城村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隰城县有 “虞城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41孝义县: “虞、虢二城,相传晋灭虞、虢,迁其人于此,筑城以居之。”②在今山西平陆县北。《续汉书 · 郡国志》:
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上郡:“匈归都尉治塞外匈归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