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山县
北宋置,属渝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江津市南。旋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江津县: 鼎山,“ 《志》云: 宋尝置鼎山县,今正史不载”。光绪 《江津县志》卷2: 鼎山故县 “宋置。旋废。在县南”。
北宋置,属渝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江津市南。旋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江津县: 鼎山,“ 《志》云: 宋尝置鼎山县,今正史不载”。光绪 《江津县志》卷2: 鼎山故县 “宋置。旋废。在县南”。
在今湖南望城县北二十里铜官山下。铜官山又作铜山。《元和志》 卷29长沙县: 铜山 “在县北一百里。楚铸铜处”。明置铜官驿。
唐置,属甘棠羁縻州。治所在今越南黄连山省朗盖附近。后废。
一名哥基川。即今陕西延川县北秀延河。《寰宇记》卷36.延川县:“吐延水在县北, 自绥州绥德县及蕃界来”,流入黄河。
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羁縻麟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。后废。
亦作蟠羊山。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。一说在今呼和浩特市东北。《魏书· 太祖纪》:天赐四年 (407),“五月,北巡,自 参合陂东过蟠羊山”。《太宗纪》: 泰常六年 (421),六月 “北巡,至蟠羊山”。
即今浙江岱山县东部之大、小长涂山岛。明嘉靖《宁波府志》谓长涂山在“昌国西北海中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定海直隶厅有大、小长涂山。
即今甘肃永登县西北武胜驿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3庄浪卫: 武胜堡在 “卫西北三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二》: 武胜堡 “在平番县西北三十里。城周二里五十步。今设把总,堡西诸隘口,路通海夷,皆为冲要”
东魏武定七年(549)置,属义塘郡。治所在黄郭戍(今江苏赣榆县西北)。北齐移治古辟阳城(今山东莒县西南二十五里五花营)。隋废。
在今云南盐津县城西南四十里豆沙关北崖。古时又称石门关。唐贞元十年 (794),袁滋奉命出使南诏,册异牟寻为南诏王,途经石门时,为纪其行,作摩崖题记。全文八行,共一百二十二字,为楷书。末尾 “袁滋题”三
亦作金宝顶堡。明隆庆五年 (1571) 置,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四十里金宝乡。《明史· 郭应聘传》: 万历初,廖金滥等起事,总兵官李锡 “以阳朔金宝岭贼近,欲先灭之”。即此。清设游击驻防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