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陕西旬阳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宝应元年(762),来瑱与副使薛南阳“追擒(裴)茙于申口”,即此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洵阳县:“东有申口镇城。”在今陕西省旬阳县境。唐宝应元年(762年),薛南阳追擒
西汉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寿县东南。三国魏属淮南郡。东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寿县东南。属九江郡。东晋废。
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海头古城。魏、晋时置西域长史府于此。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东北楼兰故城。魏晋时期西域长史府驻此。
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西岭村。清光绪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盩厔县:南乡有西骆峪。集镇名。在陕西省周至县西南部、秦岭北麓骆峪河谷口西侧。骆峪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840。初名骆谷,后更今名。为三国、唐时川汉通关中
一作巴里郎。即今西藏洛隆县西八里。清《西藏图考》卷3:巴里郎“一作八里郎”。
即今福建莆田市东北涵江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兴化府莆田县: 涵头镇 “亦曰涵头市。路通永福、尤溪诸径。洪武初置莆田税课局于此。莆田河泊所亦置焉。《盐鹾考》: 元至元十六年,于涵头市设管勾司董鹾事。延祐
隋开皇十六年(596)改三龙县置,属岐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岐山南。《寰宇记》卷30岐山县:“在岐山之阳,因山为名。”大业初属扶风郡。九年(613)移治今岐山县东北八里。唐初属岐州。武德元年
即料角咀。在今江苏启东市东北。旧为大江入海之冲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23 海门县: 料角咀,“ 《江防考》: 北岸东起蓼角咀大河口,以及吕四、卢家等场,沿于杨树港、海门县里河镇,以达于通州,此海门县之南
北宋元丰五年 (1082) 置,属兰州。在今甘肃兰州市东五十里。元废。
明置,属普安州。在今贵州盘县特区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