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安镇

龙安镇

①即今江西黎川县西南龙安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建昌府新城县:龙安镇“在县西三十里。本名上龙镇,后曰龙安。有公馆,并置铺舍于此。道出南丰县”。

②北宋置,属眉山县。在今四川眉山县北二十里镇江乡之龙安铺。


(1)在江西省黎川县西部。面积126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安,人口 4000。南宋初吴姓建村,传村旁有两口水井酷似龙眼,为求吉利得名龙安。1949年为龙安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2001年3月改置镇,同年11月东堡乡并入。产稻、白莲、板栗、黄花梨等。有刀具、感光器材、塑料机械、线槽板、皮革、鞋帽、制衣等厂和水电站。杉丰公路经此。(2)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西部。面积24.8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安场,人口 7700。取境内龙藏寺和原万安乡各一字得名。1950年设万安乡,1958年改公社,1982年复设乡。1983年更名为龙安乡。2001年撤乡建镇。有家具、床上用品、饲料、铝材等厂。为农副产品和商贸集散地。新龙、龙郫、新郫公路经此。有古刹龙藏寺。(3)在四川省平武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62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安,人口2.3万。以地形似龙盘绕,取“国泰民安”之意,故名。明万历年间为平武县、龙安府治。1950年置城关镇,1981年更为龙安镇。1992年枕流、长桂乡并入。县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。有食品、农机、印刷、木材加工等业。绵江平、平松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报恩寺及红军碑林、北山公园等。(4)在四川省邻水县北部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安,人口430。始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(1722年)。因屡遭洪患,建白龙庙祈求安宁,故名。1949年为龙安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改乡,1993年置镇。产油菜籽、水果、蚕茧、烟叶。有农机、粮食加工等厂及煤矿、渔场、茶场、果园。通公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思陀山

    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思陀甸长官司: 思陀山 “在司治 (今县西南大新寨) 东。山顶平夷,有思陀寨遗址”。

  • 府河

    ①清苑河支流。在今河北保定市城南。清苑河源于满城县东,东流绕保定市城南者即府河,东南入方顺河。②即湖北汉水北支流涢水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安陆县: “涢水在城西,俗称府河,亦曰石潼河。”锦江的习称。见“

  • 河波

    即今四川白玉县东北河波乡。民国 《白玉县图志》 乡镇: “本县北以河坡,东以昌太,南以大吉,西以本城为五路保正驻劄办事之所。” 同书 《路道》:河波 “人烟稠密,北通德格县”。

  • 湛涵滩

   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东部,东岛之南。由三组暗礁组成品字形。水深15米多,亦为珊瑚质底。中国渔民向称仙桌、八辛郎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则衡志儿滩。1947年改称湛涵滩。

  • 中黄铺

    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北中黄乡。《清一统志·黎平府》 “下铜鼓铺”条下:又有“中黄铺”等,“皆戍守处”。

  • 万寿桥

    即今福建福州市区八一七南路与中洲间的解放大桥。始建于元大德七年,至治二年(1322)落成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:万寿桥“在府南,跨南台江上,长三百余丈,石梁水门三十有九。元大德七年建。明成化后屡经

  • 清远河

    即今广东大埔县东南之梅潭河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 清远河 “在大埔县南。《通志》: 在县南一百五十里。源出福建漳州府平和县象湖山,受诸涧水,流经大产、白堠; 至湖寮汇梅子潭,注为小溪”。

  • 黄胜场

    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七十里黄胜关。《明史·李祯传》: 万历中,四川被寇,祯言 “……守阿玉岭,则不能越咂际而窥堡。守黄胜场,则不敢逾塞墩而寇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73松潘卫: 虹桥关,“ 《志》 云:

  • 安远水

    又名濂江水、廉水。即今江西安远县北濂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安远县:安远水“在县治西北。源出县东南二十里乌田尾,流经此亦谓之濂江。会紫岭欣山上廉里仁小华江诸水,西至板石镇始通舟楫,至会昌县界合流入

  • 忽兰忽失温

    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,土剌河上源东乌兰山口。明金幼孜 《北征后录》: 永乐十二年(1414),成祖亲北征至饮马河 (今克鲁伦河)。五月“初七日次忽兰忽失温,……寇大败,人马死伤无算,皆号痛而往,宵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