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川

龙川

①在今福建龙岩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龙岩县:龙川“在县城南。受汀州上杭及延平大田诸溪水,合大小池历龙,至县西,会罗溪、筋溪诸水,环绕城南。至县南三里,汇为石鼓潭。又东经观音座山下,汇为瓮口潭。潭形中广而口狭, 因名也。稍东南合传溪水,循石峡而下,石峻水激,险怪万状,谓之传军滩。旧不通舟楫,后辟成港,可引小舟,过雁石渡而达漳平县境, 为九龙江之上流”。

②又作龙陂。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城)北纪南城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陈太建二年(570),章昭达攻江陵,“决龙川宁朔堤,引水灌江陵”。即此。


(1)古水名。又称龙陂、龙洲、龙阳洲、龙泉。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龙陂桥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陈太建二年(570年)章昭达攻江陵,“决龙川宁朔堤,引水灌江陵”,即此。(2)集镇名。在浙江省文成县中部、龙溪北岸。龙川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2670。以溪得名。村沿溪延伸,长约千米。盛产甘蔗。有花岗石、砖瓦等厂。公路通县城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巴燕滩

    亦名巴燕庄。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北巴燕乡。清宣统《丹噶尔厅志》卷6:巴燕峡“在厅城西三十余里, 巴燕庄西北三四里至峡口。峡长五里许,出峡为青海界。海北蒙番从此路进口,西藏番商来丹贸易亦由之,故土人呼为‘藏

  • 文溪

    ①即今浙江江山市西南江山港上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江山县:文溪“在县西三十五里。出县南九十里石鼓山,又合四境群山之水,汇为一溪,北流入常山县”。②即今福建连城县南之文川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连城县:文

  • 乐浪古隘口

    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额图村。《明太祖实录》卷142:洪武十五年二月壬戌载,“胡里改至乐浪古隘口一百七十里,乐浪古隘口至乞列怜一百九十里”。

  • 靖鲁堡

    一名靖卤堡。在今山西阳高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: 靖鲁堡 “嘉靖二十五年置,隆庆六年增修,周二里有奇”。

  • 市坪村

    即今云南易门县南十里南庄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5)于此置易门县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昆阳州易门县:“在州之西,治市坪村,世为乌蛮所居。”元代后期徙废。

  • 庆安县

    1944年伪满改庆城县置,属北安省(次年属黑龙江省)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庆安县。在黑龙江省中部。属绥化市。面积 5466 平方千米。人口38.4万。辖6镇、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庆安镇。旧名余庆街。清属呼兰

  • 神武军

    ①唐调露二年 (680) 改大武军置,属朔州。治所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北三十三里马邑村。天授二年 (691) 改为平狄军。②一作天威军。唐天宝八载 (749) 改振武军置,属陇右节度使。治所在今青海湟源县

  • 卫河

    ①在今河北灵寿县东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常山郡灵寿县:“《禹贡》卫水出东北,东入滹沱。”《清一统志·正定府一》 “卫水”条引《灵寿县志》:“卫河在县东十里,俗名雷沟河,源出县东北十四里良同村,南流至县东

  • 寻思干

    又作挦思干、撒马耳干、撒马儿罕、邪米思干、薛米思干、薛米思坚、薛迷思加、薛米则干、换思干、换斯干。即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。辽保大三年(1123)耶律大石大败西域诸国十万大军于此。《辽史·天祚皇帝纪·

  • 榆林关

    又称榆关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置,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西岸。隋末废。唐贞观十三年 (639) 复置,后又废。即“榆关(1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