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耳山

龙耳山

①在今湖南永兴县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永兴县:龙耳山“周亘五十余里,南接郴州界”。《清一统志·郴州一》:龙耳山“双峰如龙耳,故名”。

②在今四川旺苍县北部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南江县:龙耳山“在县西二百里。孤峰特出,石壁峭拔,上有甘泉”。

③在今陕西华县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华州:龙耳山“山后有符嵎山,符嵎水出焉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一》 “符禺山”条下:“其南为龙耳山,在牛耳峪西。”


俗名“丫杈尖”。在浙江省淳安县西部。拔地而起,顶部两峰高插入云,状如龙耳,故名。山麓南侧有一座龙门塔,六面七层,砖结构,高24米,系明隆庆年间建筑物,门额书“南海蓬壶”,第二层横书“天光云影”。龙门塔斜对面有明代三边总制汪乔年的府厅;西侧有明代进士余乾贞墓葬,牌坊、石狮、石马尚存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治平镇

    北宋置,属虞城县。在今河南虞城县境。

  • 广阳

    即今山西昔阳县西北广阳。1938年2月晋冀鲁豫边区在此置平西县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西北部、太平湖北岸。广阳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600。广阳古镇淹没于太平湖,建新村于西北高地,仍用原名,也称新

  • 凯州

    隋仁寿初置,治所在玄武县 (今四川中江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中江县地。大业三年 (607)废。隋仁寿初置,治玄武县(今四川中江县东南)。大业初废。

  • 杜文秀帅府

    在今云南大理市(下关)北二十六里,大理旧城南门内正街。清咸丰六年(1856)杜文秀起义军攻占古城大理,推举杜文秀为“总统兵马大元帅”,建立大理政权,改原来的大理提督府衙为帅府, 在周围新筑土城, 称为

  • 长陵山

    在今陕西镇安县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镇安县:长陵山“以崖岫绵延而名”。

  • 新开岭关

    明置,属迁安县。为长城关口之一。在今河北迁安县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迁安县:新开岭关,“擦牙子东第二关口也”。

  • 通庆城

    北宋置,属鄜延路。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。

  • 安丰县

    ①秦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。西汉属六安国。东汉属庐江郡。三国魏属安丰郡。东晋末徙废。②东晋侨置,属安丰侨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东。南朝宋属寻阳郡。南齐废。③东晋末置,南朝宋为安丰郡治。治

  • 顶营长官司

    明洪武十九年 (1386) 置,属永宁州。治所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十二顶营司。清以后废。明洪武十九年(1386年)置,治今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顶营。属永宁州。清属安顺府。后废。

  • 依耐国

   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,属西域都护府。都城在今新疆叶城县南。西域古国名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西南。汉属西域都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