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见“公府西曹”。
政区名。见“双头州郡”。
官名。宋置东、西绫锦院使,属东班诸司使,通常无职掌,仅作为医官迁转之阶。政和二年(公元1112年)改称保和大夫。
官名。东魏置。掌邺城宫殿的营建,属营构大将。见《魏书·张熠传》。
清朝地方士绅对州县官之尊称。
满语。指清朝由内府佐领之精兵组成的“护军”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皮下大夫鞄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汉朝皇帝宫殿建筑的一种装饰,本为皇帝专用,间或赐与有殊勋的贵戚重臣。据《汉书·王莽传》,平帝时王莽秉政,以策命拜受九锡,其一即为“纳陛”。颜师古注引孟康曰:“纳,内也,凿殿基为陛,不使露也。”
官名。唐朝五坊宫苑使的省称。辽朝五坊长官。官名。唐代设雕、鹘、鹞、鹰、狗五坊,专供皇帝狩猎时用,以宦官为五坊使以主管之。五坊人员常借搜捕珍鸟名犬的名义,到处勒索,危害民间。
见“左右使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