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临时参议院

临时参议院

(1) 中华民国参议院的简称,存在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和北洋政府初期。见“中华民国参议院”。(2)北洋政府时期违反《临时约法》的非法议会之一。民国六年(公元1917年)张勋复辟失败之后,段祺瑞的执政府不肯恢复第二次解散的国会,孙中山南下护法,电请国会议员择地开会。此年七月,段祺瑞通电各省,征求召集临时参议院的意见,诬称是根据《临时约法》的规定来筹划的。九月下令召集,十一月十日开会。这个参议院也仿照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的办法,由各省行政长官选派议员组成,主要任务是修改元年所定有关国会的各种法规,以便过渡组成“正式国会”。次年八月十一日所谓“第二届国会”成立,临时参议院解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挨贡

    参见“岁贡”②。

  • 寄以宣风则能兴化变俗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属吏治类科目。先天元年(公元712年)诏举,郭邻之及第。

  • 山西清吏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简称山西司员外郎。①明清户部山西清吏司之副长官。佐郎中掌司事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改山西部员外郎设,一人,从五品。南京户部山西清吏司亦曾设一人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设,汉员外郎一人。满

  • 栘中监

    官名。西汉置,管理皇室马厩的官吏,或以为掌栘园马厩的官吏。官员。汉置,掌管鞍马鹰犬射猎等物。监,马厩之监(马厩的长官),因马厩在栘园中,故称栘中监、或称栘中厩监。《汉书·昭帝纪》始元六年:“栘中监苏武

  • 文成库

    见“藏珍库”。

  • 外臣

    ①春秋战国列国大夫、士对别国君主的自称。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: “凡自称于君”,“他国之人,则曰外臣”。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: “以赐君之外臣首。”② 汉朝对有朝请贡纳关系的周边少数民族国家的称呼。《汉书

  • 东宫斋帅

    即“太子斋帅”。

  • 明信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四班,拟伏波将军等号,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,班阶略提高,改拟光烈将军等号。

  • 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

    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为黄河水利委员会的长官。见“黄河水利委员会”。

  • 閤下令史

    官名。东汉置,为公府的属官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说:“閤下令史,主閤下威仪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