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乐部中大夫、下大夫

乐部中大夫、下大夫

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大司乐中大夫二人,为乐官之长,掌大学的教法,管理王国的学政,教国子乐德、乐语、乐舞。北周仿《周礼》建六官,《唐六典》、《通典》、《册府元龟》诸书,都以大小宗伯当太常卿、少卿之职。然《周书·斛斯征传》说:“累迁太常卿,六官建,拜司乐中大夫。”宣帝嗣位,始升任大宗伯。可能是北周用卢植礼注之说,以大司乐当太常卿之职。保定四年(公元564年)五月改大司乐为乐部。乐部中大夫属春官府,正五命,掌教育和音乐之事。其副职为小乐部下大夫,正四命。《周书·唐瑾传》载:子令则,“大象中,官至乐部下大夫”。属官有乐部上士,正三命;乐部中士,正二命;太学博士下大夫,太学助教上士,小学助教中士,乐师上士、中士,乐胥中士、下士,司钟磬中士、下士,司舞中士、下士,司吹中士、下士,司舞中士、下士、籥章中士、下士,掌散乐中士、下士,典夷乐中士、下士,典庸器中士、下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州路钱帛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,掌钱币铸造等事。设于平州(今河北卢龙)。

  • 参注

    宋代官员注授差遣的规定之一,即“参选”,见该条。

  • 家仆

    官名。三家魏置为王太妃、公主属官,掌车马,九品。西晋王太妃亦置。1、春秋时卿、大夫的家臣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仕于公曰臣,仕于家曰仆。”大夫称主,故仕于家者称家仆。2、王太妃和公主的属吏,掌车马,九品。

  • 赀选

    选官制度。亦作资选,即选拔官员应具有的财产标准。秦及西汉初年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之一,郎吏多以富赀入选。汉初规定,家赀十算以上方得担任官职。景帝后二年(前142)下诏减为赀算四得官。武帝时废除。后代或

  • 三部勾院判官

    官名。见“三司勾院”。

  • 闾府

    官署名。春秋战国置。管理闾里文件档案之所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宰告闾史,闾史书为二,其一藏诸闾府,其一献诸州史。”

  • 亭长

    官名。春秋吴国城市设亭,以亭长主之。战国时在两国接壤地区设亭,置亭长以御敌人。秦汉沿置为地方基层行政单位,亭长下属有求盗、亭父。农村每十里设一亭,由服兵役期满而合格的人担任亭长。城内与城厢的都亭、门亭

  • 修纂

    官名。清末及北洋政府置,属修订法律馆,地位在总纂之下。

  • 正统

    西夏军队职官。为第一等,有副统辅佐。

  • 司隶下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司隶司长官,掌罪、戎、蛮、夷、狄五隶及徒者,捕盗贼囚执之事。下设小司隶上士以佐其职,领掌罪隶中士、掌夷隶中士、掌蛮隶中士、掌戎隶中士、掌狄隶中士、掌徒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