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乙字库

乙字库

官署名。①明朝户部所属机构。设大使一人,正九品,副使一人,从九品。嘉靖中 (1522—1566) 革副使。掌户部收贮物品。②明朝宦官所掌内府十库之一。初设大使一人,正五品,左、右副使各一人,从五品。后改设掌印太监一人,总理、掌司、写字、监工无定员。掌收贮奏本用纸,及各省送解宫中的军士棉服。


官署名,明朝置乙字库。1、属户部,其官有大使一人,正九品,副使一人,从九品,掌户部收贮的物品。2、属宦官所掌的内府库之一,其官有大使一人,正五品,左右副使各一人,从五品;后改置掌印太监、总理、掌司、写字、监工,掌收贮各省送来的棉军服和奏本用纸等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一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府主簿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前凉置。主管太府文书簿籍,参预机密,地位在长史,司马之下,相当于辅政大臣。西凉、南凉沿袭此制。参见“太府”。

  • 荐任

    民国时期文官任用方式之一。荐任官低于特任、简任,高于委任。北洋政府规定,在特任官之下,分文官为九等,第三、第四为荐任官,荐任官属于国务院或直属国务总理的,其任免和叙等均由所属长官经由国务总理呈请大总统

  • 宫卿

    官名。①大长秋别称。《后汉书·定者传》:“(郑众)遂享分土之封,超登宫卿之位。”李贤注:“宫卿谓为大长秋也。”②太子左庶子别称。《旧唐书·李纲传》: “左庶子唐令则自请奏琵琶”,“纲白勇曰:‘令则身任

  • 西南路招讨府

    即“西南面招讨司”。

  • 属吏

    ①春秋时期齐国称在“属”的官署供职的官吏。《管子·立政》:“五属大夫,皆以行车朝。出朝不敢就舍,遂行至都之曰,遂于庙致属吏,皆受宪。“参见“属”。②长官下属之吏。《管子·立政》:“遂于庙致属吏”。③委

  • 罢免官职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:“废其舆尉。”《周礼·春官 ·内史》: “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”,“三曰废”。

  • 小计部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天官府计部中大夫属官,佐计部中大夫、下大夫掌国家收入、支出的帐簿。周武帝建德二年(573),省六府诸司中大夫,以下大夫为长官,遂成为计部次官。宣帝即位,六

  • 门下省录事

    官名。宋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改制,门下省置,员三人。哲宗时增为四人。南宋时,定为正八品。分掌门下省诸房公事。

  • 作伥

    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,位比王官。

  • 司属卿

    官名。即宗正卿,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改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名宗正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