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南宋高宗绍兴十年(1140)置,为从三品贴职。参见“贴职”。官名,宋高宗绍兴十年(1140年)置,位次于学士而高于待制,为贴职,无职守,无所掌,只供侍从顾问。见《宋史·职官二》,参看“敷文阁学士
宦官职名。明置,见“林衡署提督太监”。
官名。清置,亲王府、郡王府各一人,秩从六品。掌王府膳羞之事。
州门下吏名。南朝宋置,见“记室书佐”。
官名。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阶官名,改左班殿直置,正九品,属小使臣。武阶官名。宋政和中改左班殿直为成忠郎,秩正九品。
官署名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中于北京置。为行在六部之一,置官如六部之制。因明成祖朱棣本人常驻北京,故行在六部已行使六部职能。十八年定都北京,以六部官属移之北,不称行在。其留南京者,加“南京”字
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隶属于军政部,掌理关于兵役事务。旋独立为部,直隶于军事委员会,后又改称为兵役局, 隶属于国防部。参见“兵役局”。
功绩和名声。《庄子·山木》: “削迹捐势,不为功名。”科举时代用称科第。
宋朝宦官干办龙图、天章等阁俗称。
官名。唐贞元初置于集贤院,掌经籍编录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