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仓啬夫

仓啬夫

官名。主管粮仓的小吏。战国秦置。秦汉沿置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仓律》: “县啬夫若丞及仓、乡相杂以印之,而遗仓啬夫及离邑仓佐主禀者各一户以气 (饩) 自封印。”参见“啬夫”。


官名,战国时即有此官,秦汉沿置,为县级官吏,掌征收、储存、保管、分配粮食、饲料、种子。睡虎地《秦墓竹简·仓律》:“县啬夫若丞及仓、乡相杂以印之,而遗仓啬夫及离邑仓佐主廪者各一户一饩,自封印。”秦朝除国家设置的大型粮仓外,还在县乡设中、小仓,属内史,各仓置仓啬夫、仓佐、仓吏等,仓啬夫要定时向内史汇报征收、储存、保管、分配粮食、饲料的情况,并受所在县令的监督和检查。西汉东汉皆沿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诸路兵马副统署

    武官名。见“诸路兵马统署司”。

  • 复考官

    见“复考所”。官名。宋置,见“复考所”。

  • 清商署令

    官名,南朝梁置,为清商署主官,掌清商乐。见《通典·职官七·太常卿》。

  • 六厩

    六厩为天子养马之处,设令丞或长丞。六厩既属太仆,又属水衡都尉;每厩养马万匹。六厩为:未央厩、承华厩、騊駼厩、骑马厩、辂(或作路)軨厩、大厩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。

  • 权发遣三司判官

    官名。宋仁宗庆历三年 (1043)始置,以员外郎及太常博士充任,仍理本等资序,不得差出,任满三年,令三司保明议升陟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随三司废。

  • 副军校

    官名。清末新陆军次等官阶之一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定新陆军官员等级,分三等九级,始置。为次等第二级,任排长、掌旗官等,秩视千总,阶正六品。宣统元年(1909)修订,军官冠以某队(步队、马队) 、军佐

  • 虞庠

    官署名。周朝置。掌管贵族子弟初级教育的机构。相当于“小学”。《礼记·王制》: “周人养国老于东胶,养庶老于虞庠。”郑玄注: “虞庠,亦小学也”。“周之小学,为有虞氏之庠,制是以名庠”。

  • 讲学

    官立学校。北魏孝文帝时西兖州刺史高佑仿郡国太学,于所属县立之。

  • ① 宋朝通判俗称。参见“守倅”。②副职。《周礼·夏官·戎仆》: “戎仆,掌王倅车之政。”郑氏注:“倅车,戎车之副。”

  • 典铠都尉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二四一《都尉》条引《魏略》:“积弩都尉,秩比二千石,后更为典弩都尉。又有典铠都尉,秩与典弩同,皆属积弩。”官名,三国魏置,掌铠甲。《太平御览》241卷《都尉》条引《魏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