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光禄丞

光禄丞

官名。两汉为光禄勋副职,权位较重,多以博士、议郎充任。西汉秩千石,东汉秩比千石。魏晋南北朝沿置。魏、晋、宋七品; 梁为光禄卿副职,三班; 陈八品、六百石。北魏增设少卿为卿副职,丞为佐官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五品中,二十三年改从六品。北齐置为光禄寺处理日常公务的事务官,员一人,从六品。历代沿置,亦称“光禄寺丞”。隋置三员,初为从六品,炀帝改从五品。唐置二员,从六品上。高宗、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司宰丞、司膳丞,寻各复旧。北宋初为寄禄官,神宗元丰(1078——1085)改制后始成为职事官,置一员,正八品。南宋随寺省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(1286)置一员,仁善延祐七年(1320)后置二员。明初置二员,正六品; 太祖洪武八年(1375)曾随本寺改名光禄司丞,从六品;寻复旧,正五品。清初置一员,以汉人充任,协掌宫内膳食及祭祀朝会宴席之需,康熙三十八年(1699)省。


官名,汉置,俸比千石,为光禄卿之副,掌助卿行施职事。详“光禄勋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司封郎中

    官名。唐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改主五郎中置,员一人,从五品上。为吏部司封司长官,掌封爵、命妇、朝会及赐予等事。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改主爵郎中,玄宗开元元年(713)再改司封郎中。北宋前期不领司封

  • 挈壶郎

    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司天翰林官,自从四品始,以下分为(二)十五阶。正九品下,称挈壶郎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司天翰林官阶官名。金始置,秩正九品下。元沿置,升秩为正八品。

  • 舍长

    客馆之长。《史记·扁鹊列传》:“扁鹊者,渤海郡鄚人也,姓秦氏,名越人。少时为人舍长。”注:“《索隐》为舍长。刘氏云:守客馆之帅。”

  • 承发科

    官署名。① 清朝中央各部、院、寺之司务厅 (或经历厅、主簿厅) 的下属机构。掌文书收发。置有经承一二人。根据记载明确设有此机构的,有吏、户、礼、工各部之司务厅,都察院经历厅,太仆寺主簿厅,兵部职方司,

  • 旅贲令丞

    官名。西汉卫尉的属官有旅贲令及丞。《汉书·百官表》颜师古注:“旅,众也; 贲与奔同, 言为奔走之任也。”至东汉废。

  • 二千石郎中

    官名。魏晋北朝与二千石郎互称,为尚书省二千石曹长官。参见“二千石郎”。

  • 满浦仓大使

    官名。元至元二十五年(公元1288年)置满浦仓,属淮东淮西屯田打捕总管府,秩正八品。掌收受各处子粒米面等物,以待转输京师,设大使一人为主官,副使一人佐之。

  • 太子右司御副率

    官名。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太子右宗卫副率置,太子右司御率府次官,员二人,从四品上。中宗神龙元年(705)又改为右宗卫副率,睿宗景云二年(711)复名右司御副率。北宋前期为四品寄禄官,官存而无职司

  • 右先司马

    官名。战国置。军队中的先锋官。《古玺汇编》第四六号: “阳州左、右先司马。”

  • 督队官

    官名。清末新陆军军官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定新陆军营制,始置。每营一人,正五品,正军校充,奏补。掌佐管带教练事,并管庶务。军官名。清末置于新军各营,为各营的副统兵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