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光禄少卿

光禄少卿

官名。北魏始置,为光禄勋副职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三品上,二十三年改四品上。北齐置为光禄寺次官,员一人,四品上。历代沿置,亦称“光禄寺少卿”。隋初置一员,正四品上,炀帝增为二员,从四品。唐因之,从四品上。高宗、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司宰少卿、司膳少卿,寻各复旧。北宋初为四品寄禄官,不预寺务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始成为职事官,置一员,正六品。南宋随寺省。辽朝改名崇禄少卿,为南面朝官。元世祖至元十五年(1278)置三员,二十三年改一员,二十四年改二员,仁宗延祐七年(1320)定置二员,从四品。明朝置二员,曾随本寺改名光禄司少卿,寻复旧。明初正五品,洪武八年(1375)改从四品,建文(1399—1402)中改正四品,寻各复旧。清初置满一员、汉二员,康熙三十八年(1699)改满、汉各一员。初满、汉军员正四品,汉员正五品,顺治十六年(1659)改皆正五品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随寺省。参见“光禄寺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祝令

    官名。秦朝置,属奉常。西汉属太常 (奉常),有丞。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)更名祠祀。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又名庙祀。东汉复称太祝令,秩六百石,有丞一人,职掌大祭祀时宣读祝文和迎神、送神等事宜。三国魏

  • 殿中右曹尚书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参见“殿中尚书”。

  • 太仓少卿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官氏志》:“(孝文帝太和十五年)又置司空、主客、太仓、库部、都牧、太乐、虞曹、宫舆、复育少卿官。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三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载。

  • 内给使

    (1) 宫女名号。唐置,属宫闱局。凡宫中无官品者,号称内给使,无固定员额,掌诸门进物之历。(2) 杂任职名。唐置,属太子内坊,主伞扇,无固定员额。

  • 堂翁

    清朝地方府、州、县辅佐官对主官之尊称。

  • 神卫军

    北宋军名。见“上四军”。

  • 西京作坊使

    官名。宋初置,属西班诸司使,多不领本职,仅为武臣迁转之阶。真宗咸平元年(998),定为同六品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改正七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阶官名,改武义大夫。官名。宋

  • 食官署令丞

    官名。北齐始于太子家令寺置食宫署,有令及丞,又别领器局、酒局二丞。隋唐沿置,唐制令一人,从八品下;丞二人,从九品下;掌饮膳之事。下设掌膳十二人,奉觯三十人。

  • 咸和苑

    官署名。明永乐五年 (1407) 置。北京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之一,属清河监。设圉长一人,从九品,下分各群,设群长,掌牧养马匹,以备军需。十八年并入太仆寺。参见“清河监”。

  • 九命

    ①官职等级制度。西魏废帝元钦三年(554)置,北周沿之。《周书·文帝纪下》:“三年春正月,始作九命之典,以叙内外官爵。以第一品为九命,第九品为一命。”自正九命、九命至一命,共分十八个等级。隋文帝开皇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