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内使监

内使监

官署名。明太祖吴元年 (元至正二十七年,1367) 置内史监,掌宫内之事,为宦官衙门。后改置内使监、御用监。内使监设令一人,正三品,丞二人,从三品,奉御,正六品,典簿,正七品。洪武二年 (1369) 定置内使监奉御六十人、尚宝一人、尚冠七人、尚衣十人、尚佩九人、尚药七人、纪事二人、执膳四人、司脯二人、司香四人、太庙司香四人、涓洁二人,主掌皇帝饮食起居之事。后罢内使监,以其所职事分置各监、司、房,如尚宝有尚宝监、尚衣有尚衣监、尚药有御药房等。


官署名,明初置,掌供奉内廷衣食等物,并掌守皇门。明初置内史监,后改置内使监,其官有令(正三品)、丞(从三品)、奉御(正六品)、典簿(正七品),皇门官门正(正四品)、副(从四品),春宫门官正(正五品)、副(从五品),御马司司正(正五品)、副(从五品),尚宝兼守殿、尚冠、尚衣、尚佩、尚履、尚药、纪事等奉御(俱正六品)。洪武二年定置内使监奉御六十人,置尚酒、尚醋、尚面、尚染四局,置御马、御用二司等属署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三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封疆

    “封疆大吏”之简称。明清总督、巡抚总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,人们把他们比作古代分封疆土的诸侯,称作封疆、疆臣、疆吏、封疆大臣、封疆大吏等。

  • 贵州道

    明清都察院所属诸道之一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置。设监察御史七人。南京都察院亦置,设监察御史二人。在本道之外协管吏部、太仆寺,上林苑监、内官、印缓二监,长芦盐运司,大宁、万全二都司,河间等十二卫,及

  • 大使馆

    大使在所驻国的办事机关叫大使馆。在国际法上,大使馆视为本国领土,不受驻在国的统治,并享有不可侵犯、免税等特权。

  • 东宫队白从

    官名。南朝宋置,陈超曾任此职,参见《宋书·符瑞志》。

  • 理藩部左侍郎

    官名。清末理藩部副长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左、右各一人,正二品,以满人充,简任。佐尚书管理部务。宣统三年(1911),左侍郎改为副大臣,右侍郎省。

  • 万宁营缮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成宗大德十年 (1306),置万宁规运提点所,天历元年 (1328),改为营缮司,秩正四品,隶寿福总管府。设达鲁花赤、司令、大使、副使各一员。官署名。元置,属寿福总管府,掌营造、钱粮之事。秩

  • 边营官

    官名。清朝西藏地方官员之一。掌治所属各城军民之政事。前藏设五品官二十三人,分辖十四边营。缺出以小营官甲琫调补,以小中译补放。唐古特官。清设于前藏,秩五品,属唐古特营官。员额二十三人,分驻江卡、堆噶尔本

  • 安沙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八班,拟武臣将军等号。天监十年,占据仇池的扬孟孙卒,武帝诏赠其此职、北雍州刺史。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,仍拟武臣将军等号。

  • 衣都额真

    即“伊都额真”。

  • 卜助教

    流外官名。唐置于太卜署,员额二人,流外二品,掌教占卜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