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(1)军队编制单位。春秋时各国多设有上、中、下三军。后来晋、吴等国曾扩展为五军、六军。《国语·齐语》记齐国以五人为伍,十伍为小戎。四小戎为卒,十卒为一旅,五旅为一军,员额为一万人。历代“”的编制,人数多寡不一。军作为近代军事编制单位,始于民国十三年(公元1924年)孙中山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大本营,由共产党协助所建立起来的国民革命军,以军为指挥单位,每军一般辖三个师。自班至师,均以三进。步兵以二人为伍,六伍为班,三班为排,三排为连,三连为营,三营为团,三团为师。我国陆军的编制由班到师采用三三制由此始。(2)由边戍之名变为政区名。唐初在缘边节度使辖区之下设军、守捉、城、镇,各军的长官称军使,本系专掌一地驻守卫戍之事,惟中叶以后,曾于边陲荒凉地区改置军、城以治理之。见于史籍者,如景云二年(公元711年)朔方军总管张仁愿筑东、中、西三受降城,大历八年(公元773年)镇北都护府徙治天德军。五代时军人干政,内地亦设军,与县平级,于是本为边陲驻戍单位的军,至此遂成为地方行政区域。宋代之军,其级别有二:一与府州同级,如京东路的淮阳军,统下邳、宿迁二县,隶属于路;一与县同级,隶属于府州,如真定府属的天威军。还有头下军州,是朝廷赐给宗室、外戚、公主、功臣等人的食邑,因所赐区域大小不同,有的称州,有的称军,也有称城或称堡的。金初因袭宋制,地方行政区划也有军的一种,地位在各州之次;世宗大定年间,尽升诸军为州,以后即无军一级的政区。元代复仿宋制于边地设军,数目不多,仅四川有长宁一军,属于路;湖广有南宁、万安、吉阳三军,直隶于省。(3)士兵名称。明初实行卫所制度,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“”,后来招募的兵才做“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门署

    官署名,汉置,其长官称长,俸四百石,掌中宫别处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·少府》。官署名。见“黄门令”。

  • 东单于

    官名。十六国汉置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上》:“刘聪以平幽州之勋,乃遣其使人柳纯持节署勒大都督陕东诸军事,骠骑大将军、东单于,侍中、使持节、开府、校尉、二州牧、公如故。”

  • 供备库使

    官名。北宋置,属西班诸司使,多不领本职,仅为武臣迁转之阶。真宗咸平元年 (998),定为同六品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,改正七品。徽宗政和二年 (1112) 重定武臣官名,改武翼大夫。

  • 养马士

    官名,掌养马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方技传》:“于是罪玉及诸子,皆为养马士。”

  • 京兆

    1、西汉京城及其附近的行政区名,为三辅之一,其辖区西起长安,东至湖县。2、京兆尹的省称。《汉书·张敞传》:“敞为京兆,朝廷每有大议,引古今,处便宜,公卿皆服,天子数从之。”

  • 通阜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掌稽核各省金银铜铅矿务,筹铸金属货币,核议制造纸币,订正银行造币厂章程,筹画全国流通货币办法诸事宜。置郎中三人,员外郎四人,主事三人。官署名。清

  • 伍符

    汉朝封建国家为控制军队,令士卒互相担保的凭信。《汉书·冯唐传》: “士卒尽家人子,起田中从事,安知尺籍伍符? ”颜师古注引李奇曰: “伍符,军士五五相保之符信也。”又引如淳曰: “伍符亦什伍之符,要节

  • 图志科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民政部疆理司所属二科之一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掌全国土地面积测绘清丈,审定地图、地志事。置员外郎一人主持科务。

  • 郡省事

    郡门下吏名。省事之职始置于西晋属尚书省。《晋书·职官志》说:“始贾充为尚书令;以目疾表置省事吏四人。省事盖自此始。”其职在省察文书。东晋时置于郡,为门下吏。《八琼室金石补正》九《建宁太守爨宝子碑》有省

  • 大都生料库

    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二十年 (1283)从尚食局生料野物库分出,隶宣徽院。秩从五品,置提点、大使各二员,副使三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