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监
官署名。秦朝及西汉置于郡国。秦属治粟内史。汉景帝后元年(前143)更属大农令,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属大司农。有长、丞主其事。
官署名,也是官名,秦和西汉皆置。秦和西汉初年属治粟内史,景帝元年属大农令,武帝时属大司农,掌农事,劝农殖谷。其长官称长,副称丞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治粟内史》:“又郡国诸仓、农监、都水六十五官长丞皆属焉。”农监即农官。
官署名。秦朝及西汉置于郡国。秦属治粟内史。汉景帝后元年(前143)更属大农令,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属大司农。有长、丞主其事。
官署名,也是官名,秦和西汉皆置。秦和西汉初年属治粟内史,景帝元年属大农令,武帝时属大司农,掌农事,劝农殖谷。其长官称长,副称丞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治粟内史》:“又郡国诸仓、农监、都水六十五官长丞皆属焉。”农监即农官。
县分职吏名。秦始置,掌审决狱讼。《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》记曹参“秦时为沛狱掾。”又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说:“陈婴者故东阳令史。”《正义》引《楚汉春秋》作“东阳狱史。”是秦代县有狱掾与狱史。汉沿置,《汉书·薛
官名。南齐公督府僚属,集曹长官。梁、陈沿置。梁自三班至流外四班,陈自八品至九品。北魏亦置,初设员若干,宣武帝永平二年(509)并为一员,自七品上至九品。北齐沿置,自七品上至八品上不等。常省称为“集曹参
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,主制造旗帜。
南朝梁、陈中军、中卫、中抚、中权将军的合称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掌朝下大夫掌璧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。辽朝东京学之学官,佐博士教诲诸生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检点的属官,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军帅。参见“典乐”。
官名。三国魏置,位七品。或说属太官令。见《通典 ·职官一八》。官名,三国魏置,七品,掌监膳食,属太官令。见《通典·职官十八》。
官名。宋太宗淳化二年(991)始置,以他官兼任,掌编纂史籍。供职期满,外补则落职,代归可复授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随三馆罢。南宋高宗绍兴四年(1134)复置。官名。宋于史馆置检讨,掌修
官名。① 明朝加都御史衔的外职。如万历五年(1577)改原总督河道为总理河漕兼提督军务,一人。崇祯八年(1635)设总理南直肃、河南、山东、湖广、四川军务,一人。皆因事而特设,或随设随罢,职权甚大,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