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北枢密院

北枢密院

官署名。辽朝置。亦称“契丹枢密院”,简称“北院”。始置于世宗大同元年(947)。初掌契丹及部族事务,后逐渐成为辽朝政治中心,为辽最高执政官衙。主要管理契丹及其他部族军、政事务。长官为北院枢密使,下设知北院枢密使事、知密枢院事、北院枢密副使、知北院枢密副使事、同知北院枢密使事、签书北枢密院事等官; 办事官员又有承旨、林牙、贴黄、头子、敞史、郎君、通事、掾史等。下设北枢密院中丞司,纠察百官,有点检中丞司事、总知中丞司事、左、右中丞、同知中丞司事、侍御等官。任职北枢密院者,契丹人居多,但也有部分汉人曾身居北院要职。


官署名,辽朝置。北枢密院视汉官的兵部,掌兵机、武铨、群牧之政,凡契丹军马皆掌之。其官有枢密使、知北院枢密使事、北院枢密副使、知枢密院事、北院枢密副使、知北院枢密副使事等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一》,参看“北院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分守

    官名。明朝用称武官独镇一路者。多以副总兵,参将等充任。武职差遗名。《明史·职官志五》说:“独镇一路者为分守。”即担任一路防务的长官,一般由参将充任。

  • 纱金颜料总库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从九品。设于世祖中统二年(1261),隶异样局总管府。置大使、副使各一员。

  • 医曹吏

    官名,东汉置,为郡佐吏,掌医疗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华佗传》:“督邮徐毅得病,佗往省之。毅谓佗曰: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,便苦欬嗽,欲卧不安。”

  • 社稷坛尉

    官名。清朝太常寺之属官。掌管社稷坛门钥、守卫、值宿之事。朔望则奉香行礼,祀日则守门以司其启闭出入。额设五人,五品一人,六品四人,均以满员充任。五品尉员缺以六品尉序升,六品尉员缺由吏部牒八旗选送补授。官

  • 海西辽东哈思罕等处鹰房诸色人匠怯怜口万户府

    官署名。元置,属中政院。秩正三品,掌哈思罕(今辽宁省旅大市北)等处、肇州(今黑龙江省肇州县东)、朵因温都儿(今内蒙古自治区札赉特旗雅克山一带)诸色人匠四千户,打捕造作。设达鲁花赤一人,万户一人,副万户

  • 寸白军

    元军队名。又作爨僰军,由爨人 (寸人,亦称乌蛮、罗罗斯,今彝族祖先) 与僰人 (白人,亦称白蛮,今白族祖先) 组成,属乡兵系统,隶云南行省各军府下屯田、镇戍。元代云南的乡军,不出戍其他地方。

  • 宫府寺

    官署名。即太子家令寺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改家令寺。参见“太子家令寺”。官署名。其长官称宫府大夫,从四品上,总理食官、典仓、司藏三署,掌管饮食、仓储等事,“皇太子出入,则乘

  • 中城四关将军

    将军名号。即五威中城将军、五威前关将军、五威后关将军、五威左关将军、五威右关将军合称。新莽始建国元年 (后9) 置。将军名号,西汉末年王莽置。中城四关将军,又称五威中城四关将军,指五威中城将军和四关将

  • 国论勃极烈

    官名,金设此官,位次于都勃极烈和谙版勃极烈,属中央级的高级官员,相当汉族官制中的宰相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·序官》。参看“勃极烈”条。

  • 大都警巡院

    官署名。又称大都南城警巡院,设于元成宗大德九年(1305)十一月,隶大都路都总管府。秩正六品。置达鲁花赤、警巡使各一员,副使二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