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,公府诸曹的正长官称掾,副长官称属,司空掾属,犹言司空府官员。司空,在《后汉书》中是掌水土工程的官,而在《三国志·魏书》中,则为掌行政的官,司空即丞相;在《后汉书》中,司徒为丞相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
学官名。北魏置,见“乡学博士”。
官名,属中尉,掌领兵巡逻(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)。参看《中尉》条。
金朝官营的质典库。世宗大定十三年(1173),以民间质典利息过重,遂在中都、南京、东平、真定等处设官营质典库,名为流泉务,取息助官吏廪给。各设使、副使一员,掌解典诸物,流通泉货。大定二十八年(1188
官名。新莽始建国元年 (后9) 置,位上公,与太傅、太师、国将同为四辅。刘歆曾任此职。东汉初。彭宠自立为燕王,亦置。西夏、元朝为佛教僧侣官衔。西夏国师曾主持译经。元多授吐蕃高僧。其位低于帝师,高于司空
清代司押运漕粮的地方佐贰官。押运漕粮本为督粮道之职,因督粮道在各任所董理运务无暇兼顾而委之于地方佐贰官。押运同知、通判掌督押粮船,管束运军,查禁沿途迟延、侵盗及搀和诸弊。清制共设押运同知、通判十六人,
见“大宗正司”。官名。宋置,为大宗正司的主官,见“大宗正司”。
后藏政教领袖。驻日喀则,掌后藏寺院诸事及其教民。清乾隆以后受驻藏大臣节制。参见“西陲宣化使”。
官名。北魏置,为任职于秘书省的主文中散,选用才学之士充任。参见“主文中散”。
辽军名。南面,驻守辽阳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