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县少内

县少内

官署名。战国秦置。县级收储钱财的机构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 法律答问》: “可(何)谓‘府中’?唯县少内为‘府中’,其它不为。”


行政机构名,秦汉皆置,为县中掌收储钱财的部门。《睡虎地·秦简·法律答问》:“府中公钱私貣用之,与盗同法。何谓‘府中’?唯县少内为‘府中’,其它不为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法曹参军、行参军

    官名。见“公府法曹”。

  • 正奉郎

    散官名号。洪武四年(1371)置,以授正七品内官。

  • 磨勘使

    官名。西夏置,见“磨勘司”。

  • 元丰改制

    宋神宗元丰三年(1080)至五年的官制改革。宋初建官沿袭五代,三师、三公不常置,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,中书省、门下省列于皇城之外,又别置中书于禁中,是为政事堂,与枢密院对掌大政。天下财赋,内庭诸司,中外

  • 乙室巳国舅大翁帐敞稳

    即“乙室巳国舅大翁帐常衮”。

  • 将作

    官名。也是官署名,秦有将作少府,汉景帝时改称将作大匠。掌修作宗庙、路寝、宫室、陵园土木工程。此后,历代多设此官。梁叫大匠卿,北齐有将作寺,隋初称将作寺,后改称将作监;唐宋沿其制。辽设将作监;金称少府监

  • 隧正

    官名。春秋鲁、宋等国置。掌国都郊区的行政长官。一说同《周礼》“隧人”。《左传·襄公七年》:“叔仲昭伯为隧正”。杜预注: “隧正,主役徒。”孔颖达疏: “隧正当《周礼》之隧人也。掌诸隧之政令。徒役出诸隧

  • 宣谕使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宣和七年(1125)置,以宇文虚中充任,掌宣谕河北、河东路。钦宗清康元年(1126),又以种师道为河北宣谕使。南宋高宗绍兴元年(1131),又置,使宣谕淮南东路。后两浙西路、浙东福建路、

  • 骅骝署

    官署名。北齐隶太仆寺,掌御马及诸鞍乘。设令、丞各一员为长贰,又置奉承直长二员。隋初沿置,设令、丞各二员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 减入殿内省。

  • 诸冶东道署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设令、丞。掌东部地区诸冶,领滏口、武安、白间三局丞。隶太府寺。隋并入掌冶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