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校令丞
官名。见“左校令丞”。
官名。见“左校令丞”。
官名。为清代蒙古地区具体管理卡伦的官,由札萨克派委。参见“卡伦侍卫”。
官名。北魏置,属太史令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九品中。二十三年官品令未载。掌观测天文,推算历法。
官名。清末内阁法制院副长官。宣统三年(1911)五月设。一人,简任。掌佐院使管理本院事务,院使有事故时代理其职。官名。清末置,为法制院的副长官,见“法制院”。
官名,为公府掾和公府属的合称。泛指诸公府中各曹的正副长官。正长官称掾副长官称属。东曹掾和西曹掾俸比四百石,其余各曹掾俸比三百石,属比二百石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一》,参看“公府曹”条。
悬束其车而不用,即致仕、辞官家居。古者官员以车代步,阖门悬车即表示辞去官职,不豫政事。后或沿称。
官名。北齐太府寺大局长官, 属诸冶西道署。
南诏用以指坦绰、布燮、久赞,犹唐朝宰相,决国事轻重。
官名。金制于盂津渡置讥察、副讥察各一人,秩正八品与正九品,掌讥察奸伪。南迁后置讥察使,秩从七品;副使,秩正八品。陕西置于秦州,河南置于唐、邓、息、寿、泗五州。又置提举讥察使与副使,秩正五品与从五品;沿
官名,也省称五威中帅,掌助五威将班符命于天下。详见《五威将前帅》条。
谓官府冗员。《韩非子·和氏》: “损不急之枝官,以奉选练之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