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议官
官名。明太祖洪武三年(1370)于各王府置。九年罢。二十八年,于靖江府置咨议所,再置咨议一人。成祖即位,改咨议所为长史司,遂罢。清末陆军部亦置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改兵部为陆军部,分属承政、参议两厅。每厅均设一、二、三等咨议官,无定员。宣统二年(1910)省。
官名。明太祖洪武三年(1370)于各王府置。九年罢。二十八年,于靖江府置咨议所,再置咨议一人。成祖即位,改咨议所为长史司,遂罢。清末陆军部亦置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改兵部为陆军部,分属承政、参议两厅。每厅均设一、二、三等咨议官,无定员。宣统二年(1910)省。
交通部直属机构。国民党政府交通部于航政司之外另置航政局,依照民国十九年(公元1930年)十二月十五日公布的《交通部航政局组织法》规定,处理航行海洋或航行二省以上船舶的航政事宜,但总吨数不及二百吨、容量
官职的名称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,尽服从北夷,而南与中国为敌,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。”《魏书·官氏志》:“初,,帝欲法古纯质,每于制定官号,多不依周、汉旧名。”
审判机构名。清末置,由大理院民科主管,掌理不服各省高等审判厅判决的上诉案件。
官名。北魏末置。《北齐书·厍狄迥洛传》:“以军功补都督,加后将军、太中大夫,封顺阳县子、邑四百户。迁右厢都督。”
官署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为统领诸路兵马之指挥机构。置都统署、副统署等官。官署名。辽置,属北面军官。掌统署诸路兵马,设官有诸路兵马都统署与诸路兵马副统署。
州分职吏名。晋代凉州设置,见《彭祈碑阴》,为军议从事的异称,掌参议军事。
即“甲喇章京”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天王府置伸后、大吉、功曹、太冲、天罡、太乙、胜光、小吉、传送、从魁、河魁、登明十二月将侍卫,正副各一人,共二十四人,为天王警卫人员,官阶均为职同检点。
官名,汉置,掌邮递。《后汉书·舆服上》:“驿马三十里一置。”注:“臣昭案:东晋犹有邮驿共置,承受傍郡县文书。有邮有驿,行传以相付。县置屋二区,有承驿史,皆条所受书,每月言上州郡。《风俗通》曰:今吏邮书
春秋时期臣子对别国自称其国君夫人的谦辞。《论语·季氏》: “邦君之妻”,“邦人称之曰君夫人,称诸异邦曰寡小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