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学院

大学院

官署名。民国十六年,国民政府在南京没大学院,为全国学术研究、教育行政的最高领导机关,民国十七年改称教育部。


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。民国十六年(公元1927年)国民党政府设大学院于南京,直隶国民政府,管理全国学术及教育行政事宜。设院长一人,总理全院事务,并为国民政府委员;副院长一人,襄助院长总理全院事务。其下设一处五组:秘书处,设秘书长一人,秘书若干人,承院长、副院长之命,办理本院事务,秘书长兼任大学委员会秘书;学校教育组、社会教育组、法令统计组、书报编审组、图书馆组,每组设主任一人,股长、股员若干人,承院长之命,处理各大学区及不属于各大学区的教育行政事宜。院直辖机关有大学委员会及中央研究院;于必要时得设学术上及教育行政上各项专门委员会。大学院在江浙两省试行大学区制,每一大学区设大学一所,均以所在地地名命名;大学校长总理本区学术研究及教育行政事项;并设评议会、秘书处、研究院及高等、普通、扩充等部。民国十七年(公元1927年)废大学院,改为教育部,十八年(公元1929年)各省教育厅成立,大学区制亦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呈稿

    文书名。上行文。清朝内务府所属各单位呈送府堂核办的文稿。主要内容有: 呈报、呈领各处庄头、园头交过地租、杂差银两及拖欠银两情况; 呈报、发放和奏销官员、兵丁、杂役、孀妇等米石、银两等。

  • 兵部司

    官署名。隋始置, 为兵部的头司。隋初兵部司的主官为侍郎、员外郎,炀帝时改为郎、承务郎。唐制以郎中、员外郎为正副主官。郎中二人,从五品上,一人掌兵马名籍、武官阶品及选授,一人掌军戎调遗;员外郎一人掌武举

  • 同州总监丞

    官名。隋朝同州总监属官,置二员,视正八品。

  • 大司马主簿

    官名,负责文书簿籍,掌管印鉴等事。《汉书·朱浮传》:“朱浮字叔元,沛国萧人也。初从光武为大司马主簿,迁偏将军,从破邯郸。”

  • 武库令丞

    官名。西汉卫尉所属有武库令一人,丞三人,掌收贮少府所属考功室所制造的禁兵器。东汉沿置,秩六百石,减丞为一人。西汉武库在未央宫东墙外,可能在王莽末年被焚毁,此后便废而不用。东汉建都洛阳,武库当亦在洛阳。

  • 常平丞

    官名。唐高宗显庆三年(658)置为太府寺常平署次官,二员,从八品下,武则天垂拱(685—688)初东都(洛阳)亦置。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。

  • 京师内外城地方检察厅检察长

    官名。清末京师地方检察厅长官。光绪三十三年 (1907) 设。正五品。掌领本厅所司检察事宜,监督所属各官。

  • 东京宰相府左平章政事

    官名。辽朝设,为东京宰相府官员,在右相下。

  • 护理

    官制术语。清制,省级长官出缺,未及派员接替,即以次官暂代其职务,称护理。如总督、巡抚多由布政使护理。旧制,高一级的官员缺职,以低一级的官员守护印信,处理其事,称为护理。其职衔相当的,称为署理。见《六部

  • 外刺

    官名。东汉将军府(大将军、骠骑将军及左右前后将军等)所部职吏,主罪法。官名,东汉置,为将军属吏,掌罪法。《后汉书·百官一·将军》:“又置外刺、刺奸,主罪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