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武军
北宋军名。见“上四军”。
北宋军名。见“上四军”。
喻皇帝刚即位或新官刚上任。《后汉书·儒林传》:“及光武中兴,爱好经术,未及下车,而先访儒雅,採求阙文,補缀漏逸。”注:“《礼记》曰:武王克殷反商,未及下车,而封黄帝之后于蓟。”
官名。元置,为纹锦总院长官,掌织诸王百官所用缎匹。见《元史·百官一》。
即“藩王”,指国内受封诸王和周边少数民族之王。《后汉书·祭祀志上》:“汉宾二王之后在位,孔子之后褒成侯,序在东后,蕃王十二,咸来助祭。”
官名。即甲坊令。
清末工巡总局所属机构。内部设事务科、巡查科、各段。掌内城分巡之事。
官名。北齐置。参见“柴草部”。
吏名。唐制: 两省官出使,得朱衣吏前导。宋朝沿置,朝殿日,皇太子、亲王、使相、参政、翰林学士,各有朱衣吏二人,自下马处导至殿门。
官名。北宋初年置,佐都部署掌一路或数路军旅屯戍、营防守御之政令,以观察使以下充任。后避英宗讳,改称副都总管。武官名。见“都部署”。
武官名。隋开皇中置,为左右监门府的主官,见“左右监门府”。
清朝对土官中低级武职之统称。亦有指高级武职者,则带有贬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