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司馔
官名。见“司馔”。
官名。见“司馔”。
官名。金置,见“鹰坊”。
对已死的大臣追赠爵位和谥号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·光烈阴皇后》:“追爵谥贵人父为宣恩哀侯,弟訢为宣义恭侯。”
杂任职名。唐于少府监置一百五十人,为在掖庭织绫的工匠。
北洋政府时期国务院内部机构之一。依照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七月十八日公布的《法制局官制》规定,掌下列事项:一、拟订法律、命令案;二、对法律、命令提出制定、废止或改正的意见;三、审定各部拟订的法律、
爵位的五个等级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王者之制禄爵,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凡五等。诸侯之上大夫卿、下大夫、上士、中士、下士,凡五等。”
选举制度。明朝科举制度,凡儒士可不经府、州、县学,直接参加乡试。
官名。见“司调下大夫”。
官署名。唐朝御史台三院之一,为殿中侍御史之所,双日受事; 初入院者知左、右巡,纠察违头,分监京畿诸州兵,为务剧之任; 其年资深者则主东、西推,监太仓、左藏出纳及宫门内事。五代迄宋,御史台沿置,以殿中侍
即“延庆宫”。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统领契丹、奚、汉、渤海四军之渤海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