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子家令

太子家令

东宫属官。秦、西汉隶太子詹事。西汉管理太子汤沐邑,掌东宫刑狱、饮食、仓库,职比廷尉、司农、少府。秩千石(一说八百石)。新莽改名中更。东汉复故,改隶太子少傅,不掌刑狱。领太子仓令、食官令。与太子率更令、太子仆并号太子三卿,为东宫要职。两晋或隶太子二傅,或隶詹事,掌东宫刑狱、仓储、饮食、奴婢,五品。南朝隶詹事,宋、齐五品,清流者不为之; 梁始重其选,十班; 陈四品,千石。北魏亦置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三品上,二十三年改从四品上。北齐至辽为太子家令寺长官,北齐、隋、唐皆从四品上。隋炀帝曾改名司府令,唐初复旧。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名宫府大夫,咸亨元年(670)复旧。宋朝官名虽存,罕有除授。金朝不置寺,家令隶詹事院,掌东宫营缮栽植铺设灯烛等事,正八品。元朝为“家令司”长官,正三品。


官名。秦有家令,汉因之,有丞。掌仓谷饮食。职似司农少府,秩千石。汉代太子食汤沐邑十县,由家令掌管;西汉属詹事,后汉属太子少傅。魏因之,晋代家令兼管刑狱。宋、齐、北齐、隋、唐因之。隋代家令掌刑法食膳仓库奴婢等,唐代家令不主刑狱,其余与隋同。辽代称太子家令,属太子家令寺。《汉书·吴王刘濞传》:“朝错(晁错)为太子家令,得幸皇太子。”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詹事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四·太子少傅》、《通典·职官十二·太子家令》、《辽史·百官志三·太子家令寺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元首

    指国君、天子。《尚书·益稷》:“股肱喜哉,元首起哉,百工熙。”注:“元首,君也。”《汉书·刘辅传》:“朝廷无诌谀之士,元首无失道之愆。”注:“师古曰:元首谓天子也。”

  • 司事郎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定为七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见。

  • 庙主簿

    官名。宋朝五岳、四渎、东海、南海诸庙皆置,以判、司、簿、尉充任,佐庙令、庙丞掌庙宇葺治修饰之事,凡以财施于庙者,皆籍其名数。

  • 御帐亲军

    辽帝后亲军组织。《辽史·兵卫志中》:“辽太祖宗室强盛,分迭刺部为二。宫室内虚,经营四方,未遑鸠集。皇后述律氏居守之际, 摘蕃汉精锐,为属珊军。太宗益选天下精甲,置诸爪牙,为皮室等。合骑五十万,国威壮矣

  • 淮东、淮西屯田打捕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元至元十四年(公元1277年)始立总管府,并管涟海高邮湖泊提举司、沂州等处提举司事。十六年(公元1279年)置扬州打捕达鲁花赤总管府。二十二年(公元1285年)省并为淮东、淮西屯田打捕总管府,

  • 大行台仓曹郎中

    官名。西魏置,大行台属官。掌仓廪事务。《北史·裴佗传》: “周文帝以 (裴诹之)为大行台仓曹郎中。”唐初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设仓部郎中,职掌同。参见“大行台”。

  • 铁道部路警管理局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管理铁道部所属铁路局警察行政事宜。主官有局长一人,副局长二人,均由铁道部长派充。局内设秘书主任一人,秘书二人,承局长、副局长之命,办理秘书事务;处长三人,承局长、副局长之命,主

  • 横海校尉

    官名。西汉置。《汉书·西南夷两粤朝鲜传》“横海校尉福为缭荌侯。”时汉功东粤,渡海作战,故名。武官名,汉置,掌征伐。《史记·东越列传》:“封横海将军(韩)说为案道侯;封横海校尉福为缭荌侯。”

  • 孳牧所

    官署名。明朝光禄寺所属机构,掌供宫廷所需牲畜之牧养。洪武八年 (1375) 始置,设大使一人,从九品,副使一人,未入流。十年改司牧司。

  • 司农司

    官署名。金宣宗兴定六年 (1222)改劝农司置。职掌劝课天下农耕,兼巡视监察、采访公事。正二品。设大司农一员为长官,下设司农卿三员、司农少卿三员、知事二员。后又于各地置行司农司,各设卿、少卿,巡察各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