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子庶子

太子庶子

东宫属官。秦、西汉隶太子太傅、少傅,东汉隶太子少傅,秩四百石。值宿东宫,职比郎官,无员额。别有“太子中庶子”,侍从太子左右,位在其上。三国因之,魏五品。两晋员四人,或隶太子詹事,或隶太子二傅,五品。为太子的亲近侍从官,献纳规谏,职比散骑常侍、中书监令,其任渐重,或以郡守参选。南朝沿置,隶太子詹事。宋五品,梁九班,陈五品、六百石。北魏略同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三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改从四品上。北齐员四人,主管太子典书坊,为东宫要职,从四品上。隋、唐置太子左、右庶子,分主太子门下坊(左春坊)、典书坊(右春坊),历朝因之。


官名。古时天子及诸侯皆置庶子,天子之庶子掌诸侯庶子之戒令,有大事则听太子之令。秦汉置太子庶子,西汉属太子太傅、少傅,东汉属太子少傅,秩四百石,职如郎官,值宿东宫。另有中庶子,侍从太子左右,位在庶子上。三国魏晋沿置,有的属太子詹事,有的属太子太傅少傅。北齐太子庶子领典书坊,太子中庶子领门下坊。隋朝太子庶子分左右,左庶子二人,领门下坊,右庶子领典书坊。唐朝左庶子领左春坊,右庶子领右春坊。左春坊庶子二人,正四品上,掌侍从赞相驳正启奏;总司经、典膳、药藏、内直、典设、宫门六局等。右春坊庶子二人,正四品下,掌侍从、献纳、启奏等。宋、明沿置。清朝左右春坊庶子各满汉一人,掌记注编修事,其职与翰林院侍讲、侍读、编修、检讨等类同,与秦汉隋唐的太子庶子之职事大不相同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太子太傅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四·太子少傅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志·东宫官》、《历代职官表·詹事府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吾

    汉时匈奴王号名,位在骨侯上,掌兵众,有部土。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“于是,温犊须、日逐、温吾、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,前后二十余万人。”

  • 副押官

    武官名。辽置,见“行军都押司”。

  • 奉义中郎将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文帝黄初(220—226)初以李基为之。职掌不详。四品。官名,三国魏文帝置,掌征伐或护卫。

  • 守阙进勇副尉

    宋朝无品武阶官名。南宋高宗绍兴五年 (1135) 改效用公据置,位摄进勇副尉下、守阙进武副尉上。

  • 孺子

    西汉太子妻妾名号,次于妃、良娣。十六国官之妻封孺人,八、九品官之母亦可封为八品孺人、汉亦置。太子妾名,位在妃、良娣之后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上》:“卫太子史良娣,宣帝祖母也。太子有妃,有良娣、有孺子,妻妾凡

  • 云南清吏司

    官署名。简称云南司。①明清户部诸司之一。掌理云南省钱粮收支数目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置。设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等官。分置民科、度科、金科、仓科等四科治事。兼掌在京泰陵等七卫之俸饷及管理大军仓、皇城四

  • 县参军

    县特置属吏。南朝时县令亦常加将军之号,惟不置军府,特置参军一职以佐理军务。《宋书·朱龄石传》记龄石“迁武康令,加宁远将军。……武康人姚系祖招聚亡命,专为刼盗……龄石至县,伪与系祖亲厚,召为参军……斩之

  • ①爵名。《孟子·万章上》:北宫锜问曰:“周室班爵禄也,如之何?”孟子曰:“天子一位,公一位,侯一位,伯一位,子、男同一位,凡五等也。”魏、晋以后,始依封国规模,分郡公、县公、乡公、开国公、开国郡公、开

  • 大济仓

    官仓名。元置,属宣政院。设监支纳、大使各一人。

  • 盛京兵部左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朝盛京兵部所属二司之一。康熙三十年 (1691) 设。掌邮传驿递事务,负责管理盛京二十九驿站。凡驿员传递文书经过者负责验看邮符,并供应其所需役夫马匹。设有郎中一人,员外郎二人,主事一人,笔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