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子詹事院

太子詹事院

官署名。辽南面东宫官,袭唐制,总领东宫政令。设太子詹事、少詹事、詹事丞、詹事主簿等官。元世祖至元十九年(1282)置,以左、右詹事各一员为长官。其下设副詹事、詹事丞、院判各二员,吏属六十二人。又别置宫臣宾客二员,左右谕德、左右赞善各一员,校书郎二员,中庶子、中允各一员。至元三十一年,太子薨,罢。将院中钱粮选法工役等改置徽政院,归太后位下。成宗大德九年(1305)复立,寻罢。十一年,复置,秩从一品,设官十二员。武宗至大四年(1311)罢。仁宗延祐四年(1317)复立,七年罢。泰定帝泰定元年(1324)罢徽政院,改立詹事院同前。文宗天历元年(1328)改詹事院为储庆使司,二年复旧。寻又改称储政院。


官署名。辽金置,为太子所属官署,其长官为太子詹事,还有少詹事、詹事丞、詹事主簿等。掌太子家事,统东宫庶务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三》、《金史·百官三》、“太子詹事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甸侯

    泛指州郡长官。唐朝柳宗元诗:“继酬天禄署,俱尉甸侯家。”见《柳河东集·同刘二十八院长寄澧州张使君》。

  • 海防道

    专职道员名。清初在浙江、江苏设海防道,管理海防事务。后废,以沿海巡道兼管其事。

  • 魁长

    对少数民族首领的泛称,也称“魁首”。《后汉书·张法滕冯度杨列传论》:“然其雄渠魁长,未有闻焉。”《旧五代史·汉隐帝纪》:“慕容彦超谓帝曰:陛下勿忧,臣当生致其魁首。”

  • 宗亲任官限制

    汉代官员任用限制之一。一、“宗室不宜典三河”,见《汉书·刘歆传》,二、“宗室子弟无得在公位”,见《后汉书·光武十王传》。

  • 掌冶署

    官署名。隋朝太府寺置,有令二员、丞四员; 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隶少府监。唐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改掌冶方署置,令一员、丞二员,掌冶铸金银铜铁及涂饰玻璃玉作; 另有监作、典事等。北宋存其官名而无职

  • 中行

    ①春秋晋国军制。晋文公五年 (前632)于上、中、下三军外增左、中、右三行,八年废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 “晋侯作三行以御狄,荀林父将中行。”②唐、宋尚书省六部依其办公位次,分为前行、中行、后行、

  • 私府长

    官名。秦置,属詹事,西汉沿置。掌后宫中收藏币帛诸物,裁制补浣衣物。成帝鸿嘉三年(前18)因詹事省,并属大长秋。东汉诸公主属吏有私府长,大长秋所属称中宫私府长。官名,汉置,为郡守国相之属官,掌私府之事。

  • 典礼院掌院大学士

    官名。清末典礼院长官。宣统三年 (1911) 设。一人,特简。总理本院事务,监督所属官员。

  • 房考官

    参见“同考官”。

  • 司骑参军事

    官名。① 隋文帝开皇三年(583)改诸卫骑曹参军事为之,炀帝大业三年(607) 改为司骑书佐。唐玄宗开元(713—741)初复名骑曹参军事。②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 改左右领左右府为左右备身府后置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