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审计部

审计部

官署名。民国时国民政府置,属监察院,掌理审核监督全国政府各机关的会计。设部长、副部长各一人,审计九至十二人,协审十二至十六人,稽查八至十人。下设秘书处和三厅,分司办事。


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属监察院。其职权有三:一是事前审计,即监督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关预算的执行,核定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关的收入命令及支付命令;二、事后审计,即审核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关计算决算;三是稽察事务,包括稽察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关财政上的不法或不忠于职务的行动。设部长一人,政务、常务次长各一人,秘书二至四人,处长一人,厅长三人,审计九至十二人,协审十二至十六人,稽查八至十人,科长、科员、佐理员若干人。审计部设审计会议,由部长、次长、审计组合而成,以部长为主席。部内设总务处与第一至第三厅。总务处掌理文书、庶务等事务;第一厅掌理事前审计事务;第二厅掌理事后审计事务;第三厅掌理稽察事务。审计部于各省或院辖市政府所在地设审计处,掌握各该省市内中央及地方各机关的审计及稽察事宜;其他不能依行政区域划分的机关,经国民政府核准,得设审计办事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绥戎校尉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授予羌人首领。《魏书·羌姚苌传》: “(苌)祖尉回,助魏将绊姜维于沓中,以功假绥戎校柯、西羌都督。”官名,三国魏置,柯回曾任此职。《魏书·卷九五·羌姚苌传》:“羌姚苌,字景茂,出于南安

  • 温禺

    官名。匈奴设此官,为温禺鞮王的简称,分左右,皆由单于子弟充任。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其大臣贵者左贤王,次左谷蠡王,次右贤王,次右谷蠡王,谓之四角;次左右日遂王,次左右温禺鞮王,次左右渐将王,是为六角

  • 东京都虞候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,掌东京诸军戒严执法等事。

  • 典绣锦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督男绣工刺绣。员额二人,官级为职同指挥。

  • 北中郎将

    官名。东汉末年所置四中郎将之一,帅师征伐,时以卢植任之。魏晋南北朝沿置,地位重要,多有较固定的辖区和治所。西晋时多镇邺,东晋及南朝常兼徐、兖等州刺史,或持节,都督徐、兖、幽、并等州军事,银印青绶。南朝

  • 黄藏丞

    官名。北齐、隋初置。参见“黄藏令”。

  • 西北路招讨司

    即“西北路招讨使司”。

  • 县道桥掾

    县分职吏名。东汉置,掌县内道路桥梁之事,见《隶续》一五《汉安长阁道碑》。

  • 杂造织染局大使

    官名。元代于诸路总管府分设织染杂造二局,织染局置局使、副使各一人;杂造局置大使、副使各一人。明代并织染杂造为一局,隶于府、州。王圻《续文献通考》记其职掌为“典织造。凡钱币有常数,丝与练染之费,并给于府

  • 右班殿直

    官名。①宋朝武阶官,系三班小使臣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定为正九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阶官名,改保义郎。②宦官。宋徽宗政和二年,重定内侍官名,改高班置。(1)武臣本官阶。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