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左谏议大夫

左谏议大夫

官名。秦以来有谏议大夫。唐德宗贞元四年(788 ),分置左、右,各四员。左隶门下省,掌侍从赞相、规谏讽谕。宪宗元和元年(806)罢左、右之号,武宗会昌二年(842 )复分置左、右。初为正五品上,后升为正四品下。北宋前期,多出领外任,或兼领别司,不专言职,用为五品寄禄官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复置为职事官,员一人,从四品,隶门下省,与右谏议大夫同掌规谏讽谕,领谏院。凡朝廷有阙失,大事则廷诤,小事则论奏。南宋高宗建炎三年(1129),令不隶门下省。辽朝置为门下省左谏院长官,南面官,掌侍从赞相,规谏讽谕。金朝正四品,与右谏议大夫同掌谏院。


官名。唐始置,属门下省,见“谏议大夫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史科

    科举常科科目之一。唐穆宗时始置,分为一史与三史两科,一史为《史记》、三史为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,每史问大义百条,策三道。义通七、策通二以上为及第。宋沿置三史科, 淳化三年(公元992年)规定

  • 梯里已

    官名。辽置,即惕隐。见“大惕隐司”。

  • 品节

    周朝官吏品位等级的规定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品节斯,斯之谓礼。”孔颖达疏: “品,阶格也; 节,制断也。”

  • 二府

    ①亦称“两府”。西汉为丞相,御史大夫官署的合称,也作为丞相、御史大夫的代称。《汉书·刘向传》: “今二府奏佞谄不当在位。”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 “二府,丞相、御史也。”东汉以称司徒、司空或太尉、司徒。晋

  • 太子詹事丞

    详见“詹事丞”。

  • 秘书著作佐郎

    即“著作佐郎”。

  • 前军师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 (196—220) 中曹操置。为丞相府主要僚属,在中军师下。参议军国大事。三国蜀,十六国前燕、前秦亦设。参见“军师”。官名,东汉末年曹操置,为丞相府主要属员,位在中军师下,掌参议军

  • 内城巡警总厅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巡警部、民政部所辖之机构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,改京师内城工巡总局设。初隶巡警部,三十二年,改隶民政部。专理京师内城警务、民政及护卫皇帝车驾等事宜。置厅丞一员,从三品。辖总务、行政、司

  • 识洞韬略堪任将帅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属于武类科目。贞元元年(公元785年)诏举,许贤及第。

  • 司赞郎

    阶官名。金朝置,为内侍阶官,属二十五阶之第二十阶,秩从八品上。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内侍官,自从四品始,以下分为(二)十五阶。从八品上,称司赞郎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