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征税部

征税部

海关组成部分之一。又称税课司,掌理关税行政,长官为税务司。依工作性质,其职员分为内班、外班、海班三种。内班,又称征税科,主要在办公室工作,处理关税、吨税的赋课、征收、统计、报告、会计庶务等关务。其人员包括本部主官税务司及副税务司、帮办、嘱托医员等,均为洋员,华员有帮办、供事、见习、文案、司书、录事等。外班,又称稽查科,掌检查船舶、查验货物、防止走私等,依工作性质又可分为干部和副部两种。“干部”即监视官,掌船舶出入的一般监视事务;“副部”即验查官,掌管检查货物。职员也分洋员与华员:洋员有超等、头等、二等、三等总巡,超等钤子手(监视官),超等验估、验估、头等、二等验货(验查官)等,华员有钤子手、巡役、工匠等。海班又称巡缉科,以巡逻船管理沿岸水上的关税警察。职员有管驾官、管驾正、管驾副、管轮正、管轮副、炮手、巡艇办等,以具有海事技术的洋员充任;华员有司机、伙夫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巴牙喇专达

    即“巴牙喇壮达”。

  • 公主家直吏

    官名,为公主家的值班小官。直,通值。见《汉官》或《后汉书·百官三·宗正》“诸公主……”注。

  • 投供处

    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。光绪三十一年(公元1905年)置,掌理双单月候选人员投递互结供状,稽察选卷,并请旨缺分及应补人员随时知照军机处,每月出投供堂报。设经承以办理事务。本处成立前其职任本为开设科所

  • 军使

    ①军职。唐高宗仪风(676-678)中置,以黑齿常之为河源军副使、大使,常之在军七年,吐蕃不复为边患。五代沿置,后梁太祖开平元年(907)于辉州砀山县(今安徽砀山)置崇德军,以使领之,始命朱彦让为军使

  • 穆昆达

    满语官名。汉名为族长。

  • 塘报

    见“邸抄”。

  • 北都牧

    官名。唐朝陪都太原名誉长官。玄宗开元十一年 (723) 并州牧改置,一员,从二品,以亲王为之,实际上常以北都尹领州事。官名。唐置,即“太原牧”,见该条。

  • 翊武将军

    官名。三国蜀置。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:“(诸葛乔)子攀,官至行护军、翊武将军。”杂号将军名,三国蜀置,掌征伐或驻守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子攀,官至行护军、翊武将军。”

  • 监掣同知

    官名。清朝管理盐务之官员。乾隆二十四年(1759)始设。后定员额,山西、河东、两淮、淮南、淮北各一人。正五品。掌掣盐政令。官名,清设此官,属两淮盐政,专掌抽查检验盐斤之事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三》。

  • 宝苏局

    官署名。清朝江苏之铸钱局。康熙六年(1667)置局,雍正九年(1731)改今名。设监铸官二人,俱以佐贰官选充。掌理本省之鼓铸事宜。官署名,清朝江苏省的铸钱机关,掌铸铜钱。见《清会典事例·户部·钱法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