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总制院使

总制院使

官名。元朝置。释教总制院长官,例由国师推类,掌全国释教及吐蕃事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二千石尚书

    即二千石曹尚书,为二千石曹长官,掌管刺史、郡国守相、中都官、水火盗贼、辞讼罪过事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更始亦遣尚书仆射谢躬讨郎。”注:“《汉官仪》曰:……二千石尚书,主刺史、二千石事。”参看“二千

  • 梦官

    梦官,掌管占梦解梦的官。古人迷信,以神道设教,故置梦官,依梦中之事来推断吉凶。《诗经·小雅·无羊》:“牧人乃梦,众维鱼矣,旐为旟矣,大人占之,众为鱼矣,实维丰年,旐为旟矣,家室溱溱。”汉郑玄笺云:“牧

  • 判官告院

    官名。见“官告院”。

  • 中尚监太监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中尚监的佐官,见“中尚监”。

  • 陆军次长

    官名。为南京临时政府与北洋政府陆军部的副长官。见“陆军部”。

  • 司长

    官名。清末新设陆军部、海军部等所属各司之长官。主管各司事。官名。民国以来,中央行政各部,皆分司办公,一司的长官称司长。

  • 芭良

    西夏语官名。西夏置,职掌不详。《宋史·夏国传下》记元丰八年(公元1085年)十月,夏国遣“芭良嵬名济等进助山陵礼物”。芭良为嵬名济的官称。

  • 副都部署

    官名。北宋初年置,佐都部署掌一路或数路军旅屯戍、营防守御之政令,以观察使以下充任。后避英宗讳,改称副都总管。武官名。见“都部署”。

  • 即总领之意。东汉以后或用作“录尚书事”的省称。“录”的意思是“总领”,如“录尚书事”,意即“总领尚书事。”“录”始于东汉,但仅限于“录尚书事”,未见“录”其他事。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“行太尉事节乡侯憙

  • 岭北湖南道提刑按察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监察机构名。设于元世祖至元十四年(1277),置司潭州路(后改名天临路,今湖南长沙),监治潭州、衡州、道州、永州、郴州、全州、宝庆、武岗、桂阳等路。设使、副使等,隶江南行台。二十八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