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恩俸

恩俸

清朝官员之加俸。雍正六年 (1728) 始命予吏、户、兵、刑、工五部尚书、侍郎双俸,后兼管部务大学士亦得双俸。乾隆元年 (1736) ,命在京文职一律发双俸。其原有之俸称正俸,新增部分称恩俸。初,官吏受罚俸处分者,只罚正俸,不罚恩俸。后改双俸俱罚。予告及休致人员奉旨赏给全俸者,只支正俸,不支恩俸。


由于恩赏而得的俸银。为清代俸禄的组成部分之一。参见“俸银禄米制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郊祀局丞

    官名。北齐太庙署令所属,掌五郊群神事。

  • 左显禄王

    官名。匈奴置。以单于子弟充任,统领部众,地位在左、右独鹿王之下。

  • 保章上士、中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·春官》有保章氏,中士二人,下士四人,掌占天上的恒星,记载星辰日月的合会与变动,观察天下福祸的变迁,辨明吉凶。其所掌为阴阳家的迷信术数。北周春官府太史中大夫所属有保章上士,正三命;保章中士

  • 永巷令丞

    官名。汉初少府所属有永巷令及丞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注:“师古曰:永,长也,本谓宫中之长巷也。”宫中长巷深处即所谓后宫,婕妤以下皆属之。永巷令丞以宦者为之,掌管有关宫女的事务。汉武帝时更名掖廷令丞。因为宫

  • 箱录事

    官名。北齐置,为州属官。州门下吏名。北齐置,见“州录事”。

  • 次对

    官制用语。唐宋时宰相于宣政殿奏对退班后,待制官、御史台左右巡官等皆得引对,以其次于宰相之后而得对奏于皇帝,故谓次对。

  • 通直散骑郎

    “通直散骑侍郎”省称。

  • 甘泉卫尉

    官名。西汉置,掌屯兵,警卫甘泉宫,不常置。官名,掌甘泉宫门卫屯兵,属官有公车司马、卫士、旅贲三令丞,屯卫候、司马等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。

  • 司右

    ①官名。《周礼·夏官》之属。上士二人,下士二人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群右之政令;充王车右。《周礼·夏官 ·序官》郑玄注:“右谓有勇力之士充王车右。”②官署名。西魏·北周置。属夏官府。以司右中大夫为长官,下

  • 内官散官

    明朝专授予宦官的散官。洪武四年(1371) 定制,凡宦官正四品授中正大夫,从四品授中侍大夫,正五品授中卫大夫,从五品授侍直大夫,正六品授内侍郎,从六品授内直郎,正七品授正奉郎,从七品授正卫郎,正八品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