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教坊

教坊

见“教坊司”。


官署名。掌教习音乐,俳优杂技。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太乐署》:“武德(高祖李渊的年号)后,置内教坊于禁中。武后如意元年,改曰云韶府,以中官为。开元二年,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,有音声博士、第一曹博士、第二曹博士。京都置左右教坊,掌俳优杂技。自是不隶太常,以中官为教坊使。”宋代也设教坊,属太常寺。《宋史·职官四·太常寺·教坊及钤辖教坊所》:“掌宴乐阅习,以待宴享之用,考其艺而进退之。”金代也置教坊,掌殿庭音乐,其官有提点(正五品)、使(从五品)、副使(从六品)、判官(从八品)、谐音郎(从九品)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·教坊》。明设教坊司,掌乐舞应承,属礼部;其官有奉銮一人(正九品)、左右韶舞各一人(从九品),左右司乐各一人(从九品)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三·教坊司》。清废。参看宋高承《事物纪原·教坊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流外七班

    官职等级制度。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置。乡品不及二品的寒士所任官职,自皇弟皇子府长兼参军至郡公国典书令,分为七班,即七个等级,以班多者为上,多为较低级的僚佐。由此方能升入流内十八班之第一班。陈初

  • 左监门卫将军

    官名。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 改左监门府将军为之,置二员,从三品,协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,判入。宋朝置为环卫官,无职掌,无定员,多以宗室为之,亦用为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散官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

  • 修《辽史》编修官

    官名。金置,属国史院,员额三人,掌编修《辽史》之事。

  • 主飨官

    官名,也称侍祠官,是临时性的,掌祭祀事,汉朝郡国皆置。每年春、夏祭祀山神水神,以五官掾、功曹、主簿、户曹等在职官员充任,事毕则罢。

  • 合人

    官制用语。宋朝铨选制度规定,一定官阶的官员,积累一定任数、考数,可升任相应官职,如迪功郎以上改京官、文林郎以上改升朝官,即称合入。

  • 州阴阳学典术

    医学教官名。明清置,秩未入流,见“阴阳学”。

  • 都内令

    官名。西汉属大司农,主国家所藏货币、布帛等财物,有丞。西汉晚期,国家财政收入除支付官吏俸禄外,余皆藏于都内。东汉省。帑藏由大司农部丞主之。官名,汉置,也简称都内,属大司农,掌京师库藏。有丞。见《汉书·

  • 典服正

    官名。明初于各王府典服所置,一人,正六品,掌王府冠服之事。后罢。

  • 司灯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始置,为宫廷女官,二十四司之一。员二人,从六品。属尚寝局,掌门閤灯烛之事。唐朝改正六品。宋、金、明悉如唐制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 后归其职于宦官。女官名。唐、明皆置,属尚寝局。掌阁

  • 直指使者

    见“绣衣直指”。官名,汉置,为绣衣直指的别称,掌讨奸猾和治狱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御史大夫》:“侍御史有绣衣直指,出讨奸猾,治大狱。武帝所制,不常置。”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泰山、琅邪群盗徐勃等阻山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