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方略馆

方略馆

官署名。清朝军机处所属之机构。掌修方略。初为特开之馆,乾隆十四年 (1749) ,以金川奏凯,获准开馆,以后遂为常开之馆。馆在隆宗门外咸安宫之左。设总裁无定员,以军机大臣兼充。下有提调,满、汉各二人; 收掌,满、汉各二人; 纂修,满三人、汉六人; 其中除由翰林院咨送一名汉纂修外,其余由军机章京兼充。又有校对、供事等人员,无定额,于内阁中书、六部司员内传取。除纂修各种方略、纪略外,还负责纂修奉旨交辑的其他书籍。军机处之档案全部存储于本馆大库。军机处的录副奏折也多由本馆抄录。


清代军机处直辖机构。初非常设,康熙二十六年(公元1687年),为纂修《三逆方略》始设方略馆,书成即撤销。乾隆十四年(公元1749年)军机大臣张廷玉等奏请纂修《平定金川方略》,批准之后,重开方略馆,书成后并未撤销,遂为常设。凡镇压农民革命、征服少数民族用兵结束后,就将事件中官员的一些报告和皇帝的指示等有关材料纂修成书,记其始末,定名为“方略”或“纪略”,多为夸耀武功与宣扬统治政令。方略馆除纂修上述“方略”、“纪略”外,也编纂皇帝特命纂辑的其他书籍,如《大清一统志》、《西域图志》、《明纪纲目》、《明史本纪》等。方略馆设总裁为主官,由军机大臣兼任,下设提调满、汉各二人,收掌满、汉各二人,纂修满三人、汉六人。除汉纂修一人由翰林院咨送补充外,其余均由军机章京兼充。另设译汉官、校对、供事等,均无定额,分别由吏部、内阁及翰林院、詹事府等衙门调任。方略馆与军机处的关系甚为密切,方略馆纂修方略等书,以军机处档案为基本材料,军机处全部档案均存方略馆库中,方略馆对军机事务也协助办理;军机处档案中的录副奏折,绝大部分由方略馆供事抄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仆

    官名。战国置。掌驾驭战车。《善斋吉金录》卷一四页四著录战国官印文: “左仆囗鈢。 ”刘体智释注: “周制一车,左为仆,右为戎。戎右,故此称左仆。”

  • 太史助教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属太史令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九品中。二十三年官品令未载。掌观测天文,推算历法。

  • 宪盗

    官名。同“害盗”。战国秦置。掌追捕盗贼的小吏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内史杂》: “侯(候)、司寇及群下吏毋敢为官府佐、史及禁苑宪盗。”

  • 后行

    唐、宋尚书省六部按办公次位排列,分前行、中行、后行,以礼部、工部为后行。(1)指六部中的礼部与工部。(2)表示吏员地位的名称。其地位低于行首、前行。参见“前行”。

  • 稽察内务府御史处

    官署名。又称“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”。清朝都察院所属机构。掌稽察内务府事务,兼稽察紫禁城内混入客留闲杂人等之事。雍正四年(1726),设内务府御史四人,十三年裁。乾隆三年(1738)复设二人,由协理陕西

  • 县门下小史

    县门下吏名。汉置,《尉氏令郑季宣碑阴》所记均为门下之职,末有直事小史三人,门下小史一人。汉代郡国小史中有铃下、伍伯,《后汉书·酷吏·周纡传》有县铃下,注引《汉官仪;说:“铃下……以

  • 本官阶

    官员叙迁之阶。宋初官员系衔往往以散官、本官与差遣并列,散官沿袭唐制,是表示官员品阶的。但唐末高级散官往往为低级武官所得,故自五代以来,散官已无足轻重。本官指官员所担任的正官,但宋初某一机构的官员并不主

  • 左右虎贲率

    武官名。北周置,正职为上士,副职为倅长中士。参见“六率”。

  • 威烈总管

    将官名,金朝置。为军中主将或主帅,掌领兵征伐。威烈总管,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尚衣直长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 殿内省尚衣局置为次官,四员,正七品。唐朝殿中省尚衣局沿置,四员,正七品。宋朝存其名而罕除授。金朝宣徽院尚衣局置,正八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