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① 周朝军制。五百人为一旅。以旅帅为长官。《诗经·大雅·皇矣》: “爰整其旅”。《周礼·夏官·序官》: “五百人为旅,旅帅皆下大夫。”②《周礼》官名。一说为周朝置。处理一般政务的属吏。下士爵。《周礼·秋官·司寇》: “旅,下士三十有二人。”


(1)军队的代称。如夏少康居于有虞氏部落时,有田一成,有众一旅。卜辞说:“辛已卜,贞, 登妇好三千,登旅万,呼伐□。”(《库》三一○)所谓“登旅万”,指征集军队万人,与“登妇好三千”(征集的妇好所领的三千士兵)相对而言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有“惠公不振旅”之语。可见自夏代至春秋,旅均可用作军队的通称。(2)军队编制单位。殷墟《小屯南地甲骨》第二三五○片与二○六四片分别有“右旅”与“左旅”的记载,应是商代军队的编制单位, 其时代可能与“”作为军队编制的时间相近。编制情况不详, 可能是左右大行的代称。春秋时齐国以五旅组为军,每军一万人。太平天国与北洋政府时期以旅为师以下一级的军队编制单位。国民党政府沿置,民国二十一年(公元1932年)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规定,每军辖两个师,每师辖两个旅。民国二十八年(公元1939年)又明令全国军队废除旅一级,由师直辖三个团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判职方司

    官名。北宋前期置,见“职方司”。

  • 交市副监

    官名。隋朝缘边交市监次官,各置一员,视正九品。官名。见“交市监”。

  • 东北路监军马使

    官名。辽朝置,为东北路监军马司长官。

  • 请旨

   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。乃官缺补授方法之一。指官缺不入月选,由军机处等衙门请旨而授官之例。运使皆请授,道府亦有请授者。凡请授,由军机处奏请,以俸深道十人、知府十人进单请旨特授; 由吏部奏请,则以在部候补之

  • 市港务局

    市政府的属局之一。国民党政府规定,若市因实际需要,得增设港务局,将工务局办理的河道、港务及船政管理事项划归该局管理,主官为局长。

  • 副都统

    官名。① 临时性军事副统帅。唐朝德宗兴元元年(784)始置,位都统之下。与都统同属临时性军事长官,掌征伐,不赐旌节,事毕即罢。宋朝置“副都统制”,简称副都统,与都统制共掌节制军马,亦非常职。辽、金亦有

  • 内膳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天官府膳部中大夫属官,员二人,掌帝、后饮食烹制,凡进食必先尝之。下设内膳中士及主食十二人以佐其职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 罢。

  • 度支部承政厅郎中

    官名。清末度支部属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三人,正五品,奏补。承左、右丞之命,综理厅务。

  • 浙江清吏司

    官署名。简称浙江司。① 明清户部诸司之一。掌理浙江省钱粮收支数目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改浙江部置,设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等官。分置民科、度支科、金科、仓科等四科治事。兼理在京羽林右等七卫及神机营之

  • 太子左詹事

    参见“右詹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