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朝廷

朝廷

又作“朝庭”。①帝王议政之所。《论语·乡党》:“其在宗庙朝庭,便便言,唯谨尔。”邢昺疏:“朝廷,布政之所。”②指天子。《后汉书·王允传》:“朝廷幼小,恃我而已。”李贤注:“朝廷,谓天子也。”


1、天子皇帝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。《论语·乡党》:“孔子于乡党,恂恂如也,似不能言者。其在宗庙朝廷,便便言,唯谨尔。”

2、用作皇帝天子的代称。《后汉书·王允传》:“朝廷幼小,恃我而已,临难苟免,吾不忍也。”注:“朝廷谓天子也。”

3、用作中央政府的代称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朝廷莫如爵,乡党莫如齿,辅世长民莫如德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路政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邮传部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设。掌全国路政,凡铁路及电车各事皆属之。置郎中二人,员外郎三人,主事六人等。官署名。(1)清末置,属邮传部。掌全国路政。凡规划路线、厘定规制、筹还借

  • 王国中尉

    王国中尉,即王中尉,掌武职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官名。汉初王国自置中尉。景帝以后由朝廷代置。中间一度废除,至成帝时复置。其职掌据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所说是“掌武职”,而《汉书·

  • 伏顺将军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前燕置,委任投降的敌对政权统治者。《晋书·慕容儁载记》: “(慕容)恪遂克广固,以(段)龛为伏顺将军。”

  • 大田师

    官名。相传尧舜时置,主管农业生产。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 “故尧之治天下也,舜为司徒,契为司马,禹为司空,后稷为大田师。”

  • 皂衣之吏

    穿黑色衣服的官吏。《汉书·萧望之传》:“敞备皂衣二十余年,尝闻罪人赎矣,未闻盗贼起也。”注:“如淳曰:虽有五时服,至朝皆著皂衣。”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擢之皂衣之吏,厕之诤臣之末。”

  • 宾曹参军

    官名。见“公府典宾曹”。

  • 太医局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置,仁宗庆历四年(1044)令隶太常寺。神宗熙宁九年(1076)置提举一人、判局二人,不再隶太常寺。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复隶太常寺、礼部,设令、正、丞,掌治疗太学、律学、武学生

  • 督学科

    清朝兵部武库清吏司所属办事机构。额设经承一人。

  • 翰林学士承旨

    官名。唐玄宗始置翰林学士院,专掌内命,设翰林学士六员。肃宗至德宗(756—758)以后,从中择年深德重者一人承旨,独承密命。宪宗正式置翰林学士承旨,为学士院之长,职权尤重,多至宰相,然犹为职衔,例由他

  • 驿

    邮传机构。战国时已设,历代相沿。负责供应传递文书人员及来往官员的中途食宿、夫马车船。在此任差役者或称驿卒,或称驿夫。明清时设专管官员驿丞管理驿站事。清末举办邮局后废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