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杂号将军

杂号将军

地位较低、置废无常、无固定职掌的诸名号将军的泛称。汉朝除大将军、骠骑将军、车骑将军、卫将军及前、后、左、右将军等重号将军外,皆为杂号将军。魏、晋以后将军名号骤增,除上述将军外,领军、护军、四征、四镇、四安、四平、中、镇、抚三号及征虏、伏波等将军亦列为重号将军,唯宣威将军以下至偏、裨将军仍称杂号将军。


(1)在汉代指中朝近卫将军(大将军,骠骑、车骑、卫、前、后左、右将军)之外的列将军,多为掌征伐而设。(2)晋与南朝时将军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:一类是实际领兵的将军,多为禁卫军中的将领,一类是具有加官、散官性质的将军,其中作为优礼大臣的称为重号将军;名位低于重号将军,但亦可开府置僚属,使车服仪仗增尊的称为小号将军;此外的便是杂号将军。北朝的情形类似,如《隋书·百官志》所记北齐戎号自正二品至从九品,均用以褒赏勋庸,与实际的军事无涉。此类具有加官和散官性质的将军,至隋唐遂厘定为武散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贵嫔

    妃嫔号。十六国汉置。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“(聪)使其兼大鸿胪李弘拜 (刘) 殷二女为左、右贵嫔,位在昭仪上”。

  • 定威校尉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孙权置。《三国志·陆逊传》: “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,所向皆服,部曲已有二千余人。鄱阳贼帅尤突作乱,复往讨之,拜定威校尉。”官名,东汉末年孙权置,以陆逊为之,掌领

  • 亦都额真

    即“伊都额真”。

  • 乡遂组织

    西周春秋时期国野制下社会的主要结构。西周时在商代“族尹”和“里君”两种不同的行政管理形式的基础上,在王畿和诸侯的封国中划分国野两大区域,国指王城和诸侯的国都,但国也可包括四郊;郊外为野。上层贵族居于城

  • 七部尉

    北齐京师清都郡所置左部、右部、东部、西部、南部、北部、后部尉的合称。分属于邺、临漳、成安三县,邺令领右部、南部、西部三尉,临漳令领左部、东部二尉,成安令领后部、北部两尉。典军事,负责京师治安管理,下设

  • 塗工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土中大夫塗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青宫

    即东宫、太子宫,也叫春宫。东方色为青,故称太子宫为青宫。《初学记》:“青宫,一名春官,太子居之。”

  • 神翼总管

    将官名,金朝置。为军中主将或主帅,掌领兵征伐。神翼总管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敦武郎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阶官,改内殿承制置,为正八品武阶官。后改名训武郎。武阶官名。宋政和中改内殿承制为敦武郎,秩正八品。

  • 尚药典御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北齐沿置为门下省尚药局长官,置二员,五品,总知御药事,以精通医术之人充任。隋朝沿置,二员,正五品; 炀帝大业三年(607) 改名尚药奉御,隶殿内省。北宋徽宗崇宁二年(1104)殿中省置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