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官制用语。指代理、兼摄官职,魏晋以来或用之。唐制职事官非正除者或加“”字,称权知、权判。北宋前期,寄禄官依散官品高下分权、行、守、试四等; 凡除授差遣,其资序较浅者亦带“”字,暂代某职则带“权发遣”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改制,凡职事官并以寄禄官高下分权、行、守、试,侍郎、尚书始除必加“”字,其后始改试、守、行。


官员任用类别之一。与摄相近,是一种暂时的委任。如南朝宋时刘怀肃加督江夏九郡,权镇夏口;陈天嘉元年(公元560年)张种除左民尚书,次年权监吴郡;不久征复本职。唐时,知、判、兼等类的任用,往往冠以“”字,称为权知、权判、权兼,以表示其为暂任。宋制,凡京朝官派知诸府州,其资序差一等者称为权知;元祐中又规定,凡未历给事中、中书舍人及待制以上者任尚书、侍郎时均带“”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祠祀长

    官名。秦置,属詹事。入汉因之,成帝鸿嘉三年(前18)詹事省,遂并属大长秋。主皇后宫祠祀。又,汉朝诸侯王国亦置,秩比四百石,职掌同。官名,秦置,汉沿置,属詹事,掌皇后宫祠祀,成帝鸿嘉三年省詹事,改属大长

  • 显谟阁学士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(1101)置,属侍从贴职。后定为正三品。南宋因之。官名,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(元年1101年)置。显谟阁是藏书阁,内藏神宗御集。其官有学士、直学士、待制,序位在宝文阁学士、直

  • 园令

    官名。① 主管陵园的官吏。西汉属太常。东汉秩六百石,每陵员一人。② 主管园林的官吏。南朝宋华林园令亦省称园令。官名。1、陵园令的简称,掌守护陵园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拜为孝文园令。”注:

  • 驿使

    驿站管传递公文的小官吏。《后汉书·东平王苍传》:“自是,朝廷每有疑政,辄驿使咨问。苍悉心以对,皆见纳用。”南朝宋盛弘之《荆州记》:“陆凯与范晔相善,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,并赠花诗曰:折花逢驿使,

  • 典硙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北周地官府司仓中大夫所属有典硙中士,正二命;典硙下士,正一命。掌管碾硙之事。《周礼》中无此官。

  • 郡学助教

    学官名。北齐置,见“郡学博士”。

  • 广储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务府广储司之职官。额设十八人,均在司属六库办事,库各三人。分掌各库之出纳。

  • 军学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末陆军部暂设机构。掌全国各项军队训练及陆军学堂的教育、学术成绩等事项。主官有处长一人,司内分设教育、步队、马队、炮队、工程队、辎重队六科,每科设科长一人,科员、编辑员、绘图员、录事若干人;另

  • 蒙藏委员会

    官署名。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置,属行政院,掌管蒙古、西藏的行政及各种兴革事项。设委员长、副委员长各一人,委员十五至二十一人,就其中指定常务委员六人,由国民政府选熟悉蒙藏政教情形者担任,下设蒙事、藏事、总

  • 同佥

    官名,元置。元代枢密院、宣徽院、太禧宗禋院、太常礼仪院、典瑞院、太史院、太医院、将作院、通政院、中政院、储政院等均置同佥,位在院使、知院、同知、佥院之下,而在院判之上,正四品,为该院主官之一。为院使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