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枢密院编修司

枢密院编修司

官署名。宋朝枢密院置,随事置编修官,或以枢密院官兼充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)编修《经武要略》,兼删定诸房例册。哲宗绍圣四年(1097)编修刑部、军马司事。徽宗政和七年(1117)编修《北边条例》。南宋宁宗嘉定七年(1214)编修《中兴经武要略》,又另置详复官。


官署名。宋置,属枢密院。熙宁三年(公元1070年)编修《武经要略》,兼删定诸房例册;绍圣四年(公元1097年)编修刑部、军马司事。编修官均随事设置,无固定员额;或以枢密院官兼任。政和七年(公元1117年)编修《北边条例》,又另置详复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闱

    明清两代对会试的别称。因其试期在举行乡试的次年春天,故有此称。

  • 监国谒者

    官名。三国魏对诸王、侯国防制甚密,特遣谒者等使者监伺诸国,故名。《三国志·陈思王传》: “黄初二年(221),监国谒者灌均希指,奏(曹)植醉酒悖慢,劫胁使者。”官名,三国魏置,掌监伺诸王国。《三国志·

  • 司匡上士、中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有匡人中士四人,掌以法则匡正诸侯。北周依《周礼》之制置司匡上士,正三命;司匡中士,正二命。属秋官府蕃部中大夫。

  • 忠毅将军

    参见“十忠将军”。官名。将军名号,梁设此将军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上》。

  • 司勋下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夏官府司勋司次官,佐司勋中大夫掌六勋之赏,以酬其功。正四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参见“司勋中大夫”。

  • 堂书

    清朝中央部院机关书吏之一种。负责文书事务。

  • 怀方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有怀方氏中士八人,掌招致远方之民及物。北周依其制置怀方中士,正二命;怀方下士,正一命。属夏官府职方中大夫。

  • 荫叙

    明清荫子为官之制。明洪武(1368—1398)年间初行,后渐成定制。凡官三品京堂以上者,皆得蒙恩荫子为官。荫子必须年满二十五岁,能通五经四书大义者,首荫嫡长子孙、次及旁支。受荫之前必须于原籍所在之布政

  • 上闻爵

    爵名,也写作“上间爵”。意即功使上闻,名通天子。详“上间爵”条。

  • 国史院检讨

    见“国史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