横野
将军名,为横野将军的省称,意思是能横行于原野。凡将军,皆主征伐。南朝梁吴均《边城将之二》:“勋轻赏废丘,名高拜横野》。”
将军名,为横野将军的省称,意思是能横行于原野。凡将军,皆主征伐。南朝梁吴均《边城将之二》:“勋轻赏废丘,名高拜横野》。”
国民党政府铨选制度中的一项规定。凡经考试院组织的高等考试、普通考试及格的人员,均分发至各机关任用,各机关必须接受,先学习一年,期满后实授官职。
见“荆湖等路行枢密院”。
汉魏晋三朝州、郡、校尉之属吏别驾、治中、功曹、主簿的泛称或其一官之别称。1、泛称。《后汉书·文苑列传下·张升》:“仕郡为纲纪,以能出守外黄令。”2、主簿的别称。《晋书·王豹传》:“百里奚秦楚之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翼王府,员额八百人,官阶为职同总制。参见“典舆”。
官署名。汉朝置,属御史台。《宋书·百官下》: “掌律令。”设侍御史掌其事。西晋改置法曹。官署名,汉置,属御史台,掌律令,由侍御史主其事,西晋改置法曹。见《宋书·百官下》。
官名,亦为政区名。秦代京畿地区由内史治理,即以官名为政区名,不称郡。辖境相当于今陕西关中平原。景帝时分为左右内史,号称左右辅。武帝时又分左右内史为京兆尹、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,合称“三辅”
将军名号。东汉初有诛虏将军刘隆。杂号将军名,东汉置,凡将军皆掌征伐。《后汉书·岑彭传》:“十一年春,彭与吴汉及诛虏将军刘隆……皆会荆门。”
唐朝门下省官署位中书省之左,故别称左省。官署名,唐代门下省的别称。唐玄宗天宝元年,改门下省长官侍中为左相,故称门下省为左省。掌出纳帝命,相礼仪。
官名。清末弼德院长官。宣统三年(1911)设。二人,特简。掌全院事务,主持院会,签发奏咨文件。官名,清朝宣统三年置,掌参预机密,朝夕论思,并审议洪疑大政。其佐官有:副院长一人,顾问大臣三十二人。参议十
爵名。清初九等世爵之第四等。乾隆元年(1736)定汉文名为“子”。分四等,叙正一品,不加美名。参见“子”。